舊金山古樂團American Bach Soloists舉辦的講座,這兩週festival一系列的活動之一。因為音樂會都在晚上,無法參加,只能抽空去聽colloquium。
美國古樂音樂家與荷蘭聲樂家Max van Egmond分享他們投入古樂運動的心路歷程,暢聊與其他古樂重量級指揮的合作經驗,以及對古樂的看法與發展。有趣的幾點觀察:
(1) 老一輩的音樂家,因當時古樂運動剛起步,音樂院並沒有教(甚至強烈批評),多為自學。也可說,1960-1970年代的古樂運動和當時的counterculture movement(反文化運動)有關,挑戰主流權威的anti-establishment。
(2) 古樂未盛行前,會讓這些音樂家投入古樂運動的最重要原因,是第一次聽到古樂錄音時,前所未有的震憾!點名最多的,是Leonhardt與Harnoncourt用古樂器演奏的完整巴哈清唱劇(總共花了20年完成),重要指標性錄音。不只愛樂發燒友,就連職業音樂家,錄音的影響力真的相當深遠,不容小覷。(各樂友們萬歲!)
(3) 古樂運動發展至今,演奏風格不該被當成真理(gospel),僅是當下的風氣(fashion)。任何世代的音樂家都應該透過各種管道,養成自己的主見,開拓新的潮流與傳統。
(4) Hogwood與Norrington被稱為民主式指揮(讓音樂家自由發揮),Gardiner為獨裁式指揮(老子說的算)。
(5) 荷蘭與英國古樂派詮釋方式大不同,但各有自己的說服力。
(6) Ton Koopman被形容為隨時都在think outside of the box(跳出傳思維),真是一針見血。
後面一段時間特別留給Max van Egmond。80多歲高齡,他將正式從音樂舞台上退休。他就是參與那個Bach清唱劇計劃的重要原老之一。當初買了Bach 2000發行的版本的四大盒,離開時請他簽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