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7, 2022

C. H. Graun: Der Tod Jesu (Nemeth/Kuijken/Gropper)

 


Easter passion music not written by J.S. Bach: Carl Heinrich Graun's Der Tod Jesu.

Holy Week(聖週)與復活節到來,雖然不是教徒,但應景聽此節慶的宗教古樂是一定要的。這年頭聽來聽去幾乎清一色是巴哈的受難曲,不過若回到十八世紀下半以及十九世紀上半,那時沒啥人知道巴哈是誰了,更別說聽過他的音樂了。這時候德國復活節最常聽到的聖樂的頭銜,或許該頒給Carl Heinrich Graun (1704-1759)。

Carl上面有個相差一歲的哥哥Johann Gottlieb Graun (父母那陣子很勤勞)也是音樂家,追隨其腳步到Dresden學音樂,後到柏林為未來的Frederick the Great大帝效勞。但兩人主攻的項目不同,哥哥Johann主要是器樂家,而Carl學聲樂,主要是歌劇作曲家。Johann後來當到了樂團首席小提琴家(Konzertmeister),而Carl則是升到成為音樂總指揮(Kapellmeister)。

Graun的歌劇基本上已經被遺忘了,錄音更是一碟難求。比較諷刺的是今天市面上的錄音和表演較多是他和他哥哥所流下的器樂曲。當時在宮廷許多手稿上只寫「Graun」,所以分辨出倒底是誰寫的有點困難。而Graun一度的後世名聲則是建立在受難曲Der Tod Jesu(耶穌之死)上。不同於大部分巴洛克時期的受難曲,這首唱的文字並不是出自聖經,而是當代詩人Karl Wilhelm Ramler所寫。這種作法在十八世紀初的德國開始盛行,Barthold Heinrich Brockes是先前最重要的代表,其「Brockes Passion」詩詞被許多為重要的作曲家譜成音樂,最有名的為Handel與Telemann。

還有,這首的基本形式也非常不同。熟悉巴哈受難曲的知道都有Evangelist(福音使者)與耶穌一角,但Der Tod Jesu的安排是透過幾位不同旁觀者的描述。最後,這種晚期Passion與宗教儀式基本上也脫鉤了,不再是在教堂,而是在音樂廳裡表演了。Graun的Der Tod Jesu就是於1755年在柏林的歌劇院首演的。因為觀眾的反應實在太熱烈,所以隔年的復活節週再次表演。但大家仍意猶未盡,所以隔年又表演。就這樣,這個傳統延續了100多年,於1884年才結束。

風格上,這首Der Tod Jesu更接近早期古典風格,尤其是份量最重的幾首aria最為明顯,為homophony織體,突顯主要的旋律。但Graun畢竟也是晚期巴洛克的產物,幾首合曲不忘露一下他的賦格對位技巧。或許正因為這樣,所以有一陣子對這首的興趣並不是太高。雖然手邊有錄音,但聽了較無感 (也和詮釋有關)。不過近兩三年對古典時期音樂的接受度回溫了,也開始再度回顧與探索這時期的曲子。今年再給Graun的Der Tod Jesu一次機會,這一週朝夕相處,也逐漸欣賞起它了。

這首市面上像樣的古樂錄音屈指可數。最早的是1991年由Pál Németh指揮匈牙利古樂團Capella Savaria。他們在Hungaroton錄了不少冷門的古樂曲目,有些還相當不錯。這個的最大敗筆是,為了能夠將全部音樂塞在一張CD上,所以嚴重偷工減料,許多da capo aria將尾巴反覆的A段給去掉了。Capella Savaria演奏得蠻精彩的,不過聲樂家除了男低音有大老Klaus Mertens,其他幾位的表現不穩定,或是音色本身不吸引人。



手邊的實體錄音是Sigiswald Kuijken帶領自己的La Petite Band,並且與Ex Tempore合作,是大約2003年推出的。四位聲樂家都是先前不熟,或未曾留意的,但整體素質比Németh佳。Kuijken這張最不能接受的地方是許多合唱曲所採用的速度實在太慢了,而且無精打采。 這或許也是第一印象對它普普的原因。但說到其餘大部分的Aria,換了個人似的,相當有朝氣,聲樂家的修飾與裝飾音也都做得很有品味。偶爾女高音Schwabe在一些recitative的處理上,抖音會使用得過多,失去了一些文字清晰度。整體而言,這張是帶保留的推薦。


最近期的錄音則是來自幕尼黑的L'Arpa Festante與Arcis-Vocalisten Munchen,由Thomas Gropper指揮,於2014年推出的。無庸置疑,這個最新版本在樂團、合唱團、以及聲樂家的整體表現下完勝。除了速度選擇適宜,演奏帶勁且最有抑揚頓挫,修飾得也最有形。或許Monika Mauch的音色有時對我並不完全對味,但亦算勝任。總之,這張就是無保留推薦的版本。


最後,Graun的Der Tod Jesu會從知名的傳統曲子,變成無人問津的音樂,也耐人尋味。除了Mendelssohn發掘Bach的St. Matthew Passion,進而開始巴哈復興之路之外,也跟世人轉變的音樂喜好有關。古典時期以慶祝耶穌重生為主要形態的音樂,對於十九世紀末的人們已經不夠用了。反而是早一點巴洛克時期,血淋淋描寫耶穌受苦受難的Passion,才符合聽眾的重口味,同時註定了二者無法繼續共存的命運。好在二十世紀的古樂運動,再度讓Graun的曲子見世。今年復活節週,由它好好陪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