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4, 2020

Telemann: Flute Duets (American Baroque)(Reighly/Moore)(Zohn/St. Martin)

 

Telemann Flute Duets
TWV 40:101-106
TWV 40:130-135
TWV 40:141-146

剛好一張Telemann長笛二重奏CD寄到,順便將手邊的兩套拿出來一併溫習回顧。無伴奏長笛二重奏在古典時期是頗常見的作品,提供業餘音樂家可以自娛娛人的好時光。巴洛克時期熱愛長笛的法國作曲家們也寫了不少這類音樂(Monteclair, Philidor, de la Barre, Boismortier等)。不過我有限的認知裡,巴洛克時期其餘國家出產長笛二重奏的曲子相對少很多。當然,Telemann身為史上最量產的作曲家之一,為各式各樣的樂器組合寫過曲子,無伴奏長笛二重奏也寫了不少。

最暢銷的是編號TWV 40:101-106的六首,標題為「Sonates sans Basse à deux Flutes traverses, ou à deux Violons, ou à deux Flutes à bec」(給雙長笛、或雙小提琴、或雙直笛的無低音伴奏奏鳴曲)。最初於1727年在漢堡出版,但1730年在阿姆斯特丹、1736年在巴黎、及1746年在倫敦再發行,可見其受歡迎程度。沒將器樂編制硬寫死,無非是要擴大消費者市場,讓更多業餘音樂家可以玩玩。這些奏鳴曲都是四樂章「 慢-快-慢-快」的結構,二樂器間交換呼應音樂主題與動機,快樂章常採用的imitative counterpoint(模仿式對位)手法,寫出好聽但又能同時訓練二聲部獨立的曲子。

Telemann後來在巴黎又出版了另外兩套長笛二重奏曲。其中有六首全是以canon(卡農)手法寫的,每首「快-慢-快」三樂章(共6 x 3 = 18)皆是卡農~~不過手邊另外兩套,不是巴黎那兩套,而是當初並未出版的。TWV 40:130-135的調號升降記號較多,比較不常見,對一般業餘長笛家也比較困難。因此,這些曲子並未出版,多半是針對技巧和水平足夠高的音樂家的小眾曲子。

原本認為只寫了四套,但2002年又被找到了九首手稿。「9」這個不尋常數字讓它被受質疑,因為Telemann出版曲子幾乎和當時大多數人一樣,不是6就是12。音樂學者認真分析後,發現第七到九首的品質不如前六首,不像平時Telemann會寫出的東西。因此,首錄CD只錄了TWV 40:141-146。這幾首的樂章組成比較特別,三或四樂章不定,就連四樂章也不是平時「慢-快-慢-快」的結構,所以也被推斷是較晚期的作品。

很巧的,三張CD的音樂家都位於美國。Stephen Schultz因為常在灣區演出,因此聽過幾場他參與的演出。而Tom Moore,多年前曾經有一面之緣。他當初是Duke音樂系圖書館員,聊了一下發現他當初竟是在Stanford念書的。雖然Stanford古樂風氣在我就讀時早已不在,但他當初學習過的幾位老師仍在。

憑良心講,沒有低音伴奏的音樂,我長期以來並沒特別習慣與喜歡。Schultz與Rosenfeld那一張雖然買了多年,卻始終沒聽太熟,Moore與Reighly那一張同樣也是。除了曲子本身之外,詮釋也佔很大的原因。後者的演奏品質不均勻,許多快的長串音符(runs)吹得明顯不夠乾淨。但更重要的,兩團表演過於平穩,起伏不大,添加的裝飾音也不多。一般的聆聽情況下,是無法激起心中漣漪的。

不過聽音樂的情境就是如此奇妙。 這陣子多在聽大型巴洛克戲劇音樂,想換換口味。 Zohn與St-Martin的演奏雖然和上述兩團相似,但此時此刻,對無伴奏長笛二重奏先前的偏見竟不在,更可好好欣賞Telemann「有限條件」下所寫的曲子。不僅如此,回過頭再聽Schultz/Rosenfeld與Moore/Reighly,始能享受其韻味。

最後還是得說,演奏風格上的不足仍是個缺憾。有名的TWV 40:101-106,手邊還有Clas Pehrsson與Dan Laurin的直笛版本(他們將上述出版的三套都錄了一遍)。雖然是80年代的錄音,但與Schultz/Rosenfeld的90年代相比,你或許會覺得Pehrsson/Laurin才是更近期的錄音。其生動活潑的演出以及創意的裝飾音,才給這些Telemann曲子適當的處理。美國古樂家們的演奏固然是個好出發點,但同時期待更有朝氣與想法的新錄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