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se: Piramo e Tisbe
Barbara Schlick / Ann Monoyios / Wilfried Jochens
La Stagione / Michael Schneider
Pyramus and Thisbe系列,拖了兩年還沒完成。年底前再送上一篇。
這次聊的作曲家是晚期巴洛克的Johann Adolf Hasse (1699 - 1783)。巴洛克晚期至早期古典,三位主宰義大利文歌劇的作曲家Handel、Hasse、與Gluck, 竟都是德國出生的。但是三人之中,Hasse是死後最快被遺忘的,今天名氣也大不如另外兩位。最主要的原因,或許是剛好夾在音樂風格過度期,衰爆了。
赫然發現自己部落格之前都沒正式介紹過Hasse的音樂,但事實上Hasse的音樂我蠻早就接觸了,不過當時尚以器樂為主。等到聲樂胃口開了,自然就開始聆聽與收集他的聲樂作品了。
Piramo e Tisbe是Hasse非常晚期的作品,甚至是他倒數第二齣歌劇。好啦,嚴格上來講,它的正式名稱為Intermezzo(幕間劇,有別於後來十九世紀歌劇的器樂間奏曲),但論長度,完全足以當歌劇看待。Hasse之前在Dresden擔任了30多年的kapellmeister(宮廷樂長),名女高音妻子Faustina Bordoni在這段期間也演唱了他十多齣歌劇。不料,1763 年,愛好音樂的長期雇主Frederick Augustus II突然嗝屁了。兒子Frederick Christian上任,對藝術完全沒興趣,就將二人遣散了,只給了兩年薪水但取消了養老金。反正Hasse與妻子之前就常跑維也納了,甘脆就去那兒定居了。題外話:Frederick Christian過了沒兩個多月也掛了…
Hasse之前就有幾齣歌劇在維也納上演,頗受歡迎,特別是皇后Maria Theresa的青睞。儘管如此,Hasse歌劇龍頭的地位也被後起之秀Gluck威脅到。同時期也在維也納活躍的Gluck,靠著Orfeo ed Euridice的重要歌劇改革,贏得了粉絲與擁護者,和另一邊傳統的Hasse形成了兩派系。到了1768年,當Hasse在寫Piramo e Tisbe時,也被迫做出一些調整,順應新的音樂潮流。
其一,歌劇aria(詠嘆調)最常見的da capo形式,被精簡為dal segno。A段重現時,被大幅縮減。 其二,aria與recitative(宣敘調)無間斷,自然的轉換,讓整齣音樂有更高的連續性。最後,使用的accompagnato(有伴奏的) recitative的比例也較高。
Piramo e Tisbe的劇本為Marco Coltellini所寫,先後都有與Gluck、莫札特、以及海頓合作過。這個版本的故事也比先前一般opera seria簡單多,人物只有三位:Piramo、Tisbe、以及Tisbe老爸。而老爸的戲分也不多,前面半段反對二人的戀情,等到下半場悲劇發生後懊悔不已,也跟著拔劍輕生。一屍三命,歌劇最後,台上的人全死光光,嗚呼哀哉~~
Hasse這套Piramo e Tisbe的錄音是1994年推出的,是由Michael Schneider領軍La Stagione,發掘冷門巴洛克晚戲劇作品的其中一齣。身為科隆幫的古樂大老之一,Schneider曾參與過幾張Musica Antiqua Köln (MAK)的經典錄音,但主要的演出還是跟著自己所創的Camerata Köln以及La Stagione Frankfurt。比起MAK大膽奔放的風格,La Stagione保守收斂許多。雖然Schneider在CD解說裡強調這時期的曲子更需要透過音樂家的主動修飾,方能更彰顯出音樂的吸引力,但La Stagione的整體演奏雖紮實,仍是偏平淡了些。歌劇上下半場均以舞曲集結尾,上半場的演奏有點無精打采,好在下半場有氣色與精神多了。
Barbara Schlick、Ann Monoyios (後才知道是美國人)、以及Wilfried Jochens,當時都算是處在古樂聲樂界的顛峰。不過,Schlick與Monoyios的歌聲有點單薄,Schlick高音域有時顯得不穩及尖銳,而且表達得不是很有情感。相較之下,Monoyios的聲音圓滑些,我比較喜歡。表現真正滿意的是Jochens,唱得有聲有色,只不過他的片段太少。
由於Piramo e Tisbe已經半腳踏入古典時期,風格雖然很能接受,但聽的時候心情很重要。初次聽還覺得並不差,但覆聽時因為心境不同,竟感到非常無感,甚至聽到一半就必須停止。過了一段時間,最近再來重溫,這次倒是又進入狀況,蠻能欣賞的。趁著當下,趕緊將這篇心得完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