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holidays. Beautiful festive Christmas Baroque music from someone not named J.S. Bach or Handel.
Telemann, partnering with hymnologist Erdmann Neumeister, were influential in shaping the German sacred cantata in the early 18th century. It was to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likes of J.S. Bach, Fasch, Graupner, etc in their own compositions to come.
Telemann應該不大需要再多介紹了。史上最量產的作曲家之一,目前仍是金氏紀世界紀錄保持人,其寫的清唱劇數量比J.S. Bach足足高一個數量級(千vs百)。今天他的地位在世人眼中雖然比J.S. Bach與Handel略遜一籌,但也早已脫離默默無聞的遭遇,更是許多古樂演奏和專輯的熟客了。儘管如此,大多數的重點仍擺在他的純器樂曲上,而他龐大的聲樂作品還是比較不為人知。
在這兒特別介紹一張Telemann的聖誕節清唱劇。Telemann從十二歲左右便在開始創作宗教清唱劇,從求學到正式工作開始可以說沒有中斷過。早期的作品一定是青澀的,不過Telemann真正成為成熟的宗教音樂作曲家,是從他到Eisenach (1708-1712)擔任樂長這一段時期開始。在虔誠雇主Johann Wilhelm公爵的要求下,Telemann在磨練中快速成長,總共寫了四套完整的年度清唱劇週期(cantata cycle)。今天僅有1710-1711年的這一套有全部保留下來。
這些Telemann清唱劇的作詞人為Eisenach宮廷牧師Erdmann Neumeister (1671-1756)。二人先前在Sorau (今天波蘭的Zary) 認識,開啟了幾十年的合作與友誼,Neumeister更是當了Telemann女兒的教父。雖然後來兩人有各自的發展,但在Hamburg二人會再度重逢。而Neumeister與Telemann合作之後,接下來的cantata cycle歌詞基本上都是為Telemann創作的。
會特別提Neumeister,因為他對於德國晚期巴洛克清唱劇的發展佔了革命性的地位。Recitative(宣敘調)與aria(詠嘆調)交換的手法在義大利歌劇與世俗清唱劇雖然行之有年,但十八世紀初的德國宗教清唱劇卻是非常創新的。結合聖經章節與自己原創的文字,Neumeister讓宗教音樂更生動與戲劇化。這種「歌劇」化的新式清唱劇風格,大大影響了稍稍晚Telemann幾歲的同輩德國作曲家,如Fasch, Graupner, 以及今天最重要的J.S. Bach。Bach自己許多清唱劇歌詞,也採用了Neumeister先前為Telemann寫的。
這張專輯收錄的四首清唱劇,兩首是來自上述1710-1711年Eisenach那一套,兩首則是Telemann後來到Frankfurt後1717-1718年所寫的。Uns ist ein Kind geboren (A child is born to us) TWV 1:1451與Gelobet seist du, Jesu Christ (Praised be you, Jesus Christ) TWV 1:612是1710年聖誕節與第二天所表演的。Uns ist ein Kind geboren為了增加隆重的氣氛,編制甚至還加了三支小號以及定音鼓。而Gelobet seist du, Jesu Christ,雖然看似有四首詠嘆調,每一位聲樂家剛好一首,但其實音樂回收了兩次,僅換歌詞與聲樂家音域,一首高男音換成了女高音,另一首則是男低音取代了女低音。
Frankfurt時期的兩首是Advent(降臨節)十二月初演奏的,有些比較新鮮的地方。因為當時手邊男高音的水準實在都太差了,Telemann直接果斷省略了男高音的aria。清唱劇Nun komm der Heiden Heiland (Come now, savior of the heathen) 同樣有「換詞不換曲」的手法,兩首aria先由男低音,第二次換成了女低音。而開頭的讚歌風格莊嚴復古,好像回到文藝復興時期,而且在清唱劇中間原封不動重複了一遍。這樣的設計應該不只是趕稿壓力而被迫重新利用,而是有配合當天宗教儀式的主題。
最後,Der jüngste Tag wird bald sein Ziel erreichen (The Day of Judgment shall soon reach its goal) 這首可以說是四首裡最像歌劇的清唱劇。開頭並不是常見的合唱曲,而是由女高音的recitativo accompagnato (有伴奏宣敘調) 開引。但是接下來的,又再一次顛覆一般聽眾期待,不是進入aria而是合唱讚歌。而且,女高音的詠嘆調Lacht immerhin, ihr Atheisten (Go ahead and laugh, you atheists),還有很明顯的word-painting(繪詞法),音樂節奏在模仿大笑的效果。不僅如此,「spottet」(mock)一字的超長melisma儼然在嘲笑,而唱到「Heulen 」(howling)一字時,整首氣氛驟然嚴肅,一下子多了一堆chromaticism(半音階)。
指揮家Paul Dombrecht是比利時籍的巴洛雙簧管家,是古樂運動大老,和Kuijken兄弟算是同一時期的,並且合作過。他所成立的古樂團Il Fondamento在1990與2000年代推出了幾張錄音,大部分是德國巴洛克較罕聽的曲目,偶爾也有通俗曲子(如Handel的水上音樂和皇家煙火),都讓我非常滿意。這張Telemann的聖誕節清唱劇專輯同樣如此,演唱俱佳。Il Fondamento的器樂演奏不在話下,而聲樂家雖然只對兩位女高音Greta De Reyghere和Johannette Zomer比較印象,但其餘表現也很不錯,自然順暢乾淨。
若想要探索J.S. Bach與Handel以外的聖誕節巴洛克樂,那不妨試試這張Telemann專輯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