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9, 2020

Anna Bon di Venezia: Flute Sonatas/Flute Trios/Vocal Music

 
 

Music (flute sonatas, flute trios, etc) by Anna Bon di Venezia (1740 - after 1770)

「我要出門買東西,你需要什麼嗎?」
「Anna Bon(啊,那幫)我帶一杯珍奶回來好了~~」

今年母親節前夕, 來介紹與分享一位女性作曲家的音樂吧。第一次知道Anna Bon這位作曲家,是有一位義大利長笛家Claudio Ferrarini,當初錄了許多不知名的巴洛克和早期古典作曲家的音樂。他用現代長笛,也是傳統演奏方式。當時尚未養成對古樂演奏的強烈要求與品味,因此不以為意。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初次接觸Anna Bon的六首長笛奏鳴曲。當然,今天這些錄音,多難以下嚥, 避之唯恐不及。偏偏有些曲子還沒有古樂錄音,無法盡數出清~~

「來自威尼斯」(di Venezia)的Bon,父母從事歌劇的工作,父親是場景設計師,母親是歌手。1735年至1746年間,夫妻倆所屬的劇團甚至跑到聖彼得堡,在俄國上演第一齣義大利歌劇。Anna的父母為生她,顯然特別請了產假回義大利。原本大家認為她就是在威尼斯出生的,不過新研究考據發現她其實是在母親的故鄉Bologna(波隆那)被誕下的。

不過Anna很小就被送到了威尼斯有名的Ospedale della Pietà接受音樂教育。 Pietà原先是女子孤兒院,有Vivaldi等名師在那兒任教,裡面女孩子們琴藝精湛,遠近馳名,不輸專業宮廷樂團。後來Pietà也接受家長將小孩送到這兒學習,收取學費,真是聰明的雙贏安排呀~~

下次有Anna的紀錄已是1756年,學成的她離開義大利,到了德國Bayreuth(拜律特,即有名的華格那音樂節所在地)宮廷。侯爵夫人Wilhelmine是Frederick the Great(腓特烈大帝)的姊姊,也熱愛音樂藝術,將Bayreuth打造成了歐洲重要的文化之都。Anna在這兒任職音樂家,並和家人重聚。不過Wilhelmine過逝後,榮景不在,Bon一家人成了自由業。1762年一家人在有名的匈牙利Eszterháza宮找到了正職。Haydn前一年才到了這兒當宮廷樂團指揮,其後和Bon一家人的互動似乎不少。

Anna Bon最後的歷史記載是1767年。那時她到了德國的Hildburghausen,已嫁給一位男高音。之後就再也沒有她的蹤跡了,因此也沒有明確的過逝日期,一切都是謎~~不過在這兒大膽假設希望她有為人母,以便配合這母親節的主題~~

Anna Bon一生共出版了三套作品:作品一的長笛奏鳴曲、作品二的大鍵琴奏鳴曲、以及作品三給雙長笛的三重奏鳴曲。另外,還有幾首聲樂作品是手稿保留下來的。

作品一的長笛奏鳴曲是上述最早接觸的,印象最深。 Anna Bon出版這套時,年僅十六歲,但已是相當成熟的作品。 它們旋律性極高,氣氛陽光歡愉,非常有吸引力。當初念研究所修室內樂課時有和同學短暫試練一首,但後來另一位同學加入而放棄改挑其他曲子~~

再買的Tactus廠牌古樂錄音版本,和原先的Ferrarini根本是不能相提並論。所呈現的抑揚頓挫以及即興的裝飾音,讓音樂更有生命力。數字低音伴奏團隊也很有創意,除了大鍵琴和大提琴,還適時加入theorbo與archlute撥弦樂器。這是出版的譜上並未標示的,但音樂家們的大膽實驗確實使音色更豐富多元。I like what I hear ~~~

作品二的大鍵琴曲,市面上有兩套完整錄音,但演奏老派古板,有點缺乏想像力,因此並未入手。只能期待有新一代的音樂家可以灌錄令人滿意的新錄音吧。而作品三的三重奏,市面上錄音更罕見,手邊這個應該是唯一張。專輯上德籍音樂家團隊的演奏紮實、高雅、優美,或許有些地方處理得比較直接,但Anna Bon音樂的動聽,令我不在意,能好好沉浸當下。

最後這張,是美國古樂團La Donna Musicale的錄音。該團成立宗旨在發掘被遺忘的女性作曲家。專輯上有收錄Anna Bon三套作品裡的音樂,不免有些重覆,但他們嘗試不同樂器組合,以小提琴和高音古提琴取代長笛,以及用古鋼琴取代大鍵琴,製造出不同音色。他們的表現穩健,但有時有些拘謹,修飾不夠鮮明,推進力不夠。不過張專輯的真正價值,在收藏的聲樂曲,應該都是首錄。雖然有一位聲樂家並不專攻古樂,從唱腔中可聽出來,不過知名古樂女高音Julianne Baird的表現大為讚賞。

Anna Bon音樂平易近人,單純迷人,希望可被更多人認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