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1, 2020

Beethoven: Miscellaneous Chamber Works (Brilliant Classics)


Beethoven Miscellaneous Chamber Works (Septet, Sextet, Piano Quintet, Piano Quartets, etc)

貝多芬其餘小眾室內樂曲,幾首存在不同編制版本。作品20給弦樂與管樂器的七重奏,是貝多芬在世時極受歡迎的一首曲子,成功打開他在維也納的知名度。看到龐大商機,他不僅出版了原始版本,後還有多種不同版本出現,包括自己改編成的作品38鋼琴三重奏。但後來這首實在太紅了,反而造成他的困擾與不悅,因為大眾忽略了其他新作,後來甚至刻意與它疏遠。它的成功,某方面來自「熟悉的傳統」,風格和曲式靠近莫札特與海頓的多樂章Serenade與Divertimento,氣氛較輕鬆的作品。想必是貝多芬不斷力求突破的個性,對它的評價肯定不會太高。

Brilliant Classics大全集裡的Septet錄音採用的竟是一個室內樂團改編版,而沒收錄原始版本,是個頗奇怪的決定。會這麼說是因為手邊有一套Brilliant Classics室內樂集,就有收錄原始版本,而且還是個不錯的錄音。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的演奏不差,但還是喜歡原始編制比較集中的聲音。

給長笛、小提琴、與中提琴的作品25 Serenade,是之前分享過的作品41,真正本尊寫的原始版。舊Vox錄音聲音太乾,慢樂章會比較明顯,影響最大,比較不理想。作品11的「Gassenhauer」三重奏,雖然有鋼琴三重奏的錄音,但原本是寫給單簧管的。Brilliant Classics的新錄音演奏素質極高,是個意外的發現。

作品81b的六重奏(圓號x2 + 弦樂四奏重)以及作品16的鋼琴與管樂的五重奏,大量參考前輩莫札特(六重奏是參考莫札特的圓號五重奏),不僅調性一樣,架構也類似。不知是先前的熟悉度,或是莫札特對每件樂器特性的掌握本就獨一無二,貝多芬這兩首曲子沒像莫札特的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貝多芬所寫的更具挑戰,超越了莫札特,儘管錄音的演奏相當好,但我總覺得有一種莫名的空泛感。

作品17的圓號奏鳴曲,也可以給大提琴拉,手邊Isserlis與Levin的古樂器錄音演奏得很熱情,但圓號更有氣勢且更適合。 Ferenc Tarjáni與Dezső Ránki在Hungaroton的1980年代錄音仍非常耐聽,也算是收獲之一。

雑七雑八的小品中,WoO41給小提琴與鋼琴的迴旋曲是勾起小時回憶的一首。當時聽的是Menuhin與Kempff從容的錄音,而Brilliant Classics的新版本則是犀利流暢。一樣的音符,很不同的面貌。給mandolin(曼陀林)與鋼琴的曲子,新舊錄音混搭有點小違和感,特別是新的用古鋼琴,音色差別很明顯。

不過最驚人的發現,應該是貝多芬十五歲時寫的三首鋼琴四重奏WoO36。向來以為鋼琴四重奏的始祖應該是莫札特(更早Schobert的鍵盤四重奏原本編制是給大鍵琴的),但後來發現貝多芬的鋼琴四重奏和莫札特的寫作年代竟相同(1785年)!這些曲子同樣向莫札特取經,但參考的是小提琴奏鳴曲。不過莫札特僅是出發點,因為曲子湧出的澎湃情緒,已有未來成熟貝多芬的影子了。更妙的是,C大調第三號,總覺得似曾相似,後來發現確實如此。貝多芬將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的一些旋律重新包裝,用在他第三號與第一號鋼琴奏鳴曲。貝多芬回收事件又抓到一樁~~80年代Meridian的Cumming String Trio與Anthony Goldstone,演奏淋漓痛快,真是個hidden gem(遺珠)呢~~

Brilliant Classics Beethoven Edition 進度: 71/8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