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th death anniversary of Niccolò Jommelli (09.10.1714 – 08.25.1774).
最近還是處於懶懶,光聽不發文的狀態。不過今年是Niccolò Jommelli的逝世250週年,也是大量接觸古樂聲樂後比較近期認真接觸的作曲家,因此還是應景一下。
Niccolò Jommelli是晚期巴洛克與早期古典 之間過渡時期的重要作曲家之一,其歌劇對年輕的莫札特有一定的影響。出生於Naples(拿坡里)北邊不遠的城市Aversa,Jommelli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麻布商人。從小生活富裕的他,在Aversa接受最初的音樂教育之後,自然就是到音樂重鎮Naples求學,進入了名望高的音樂學院Conservatorio di Sant'Onofrio a Capuana,三年後轉至另一間Conservatorio della Pietà dei Turchini。因此,Jommelli成為了十七至十八世紀輝煌的拿坡里樂派的成員之一,將其精神與風格繼續傳承下去。
Jommelli學成後立刻就寫了幾齣opera buffa(喜歌劇),不過是他的第一齣opera seria(莊歌劇/正歌劇) Ricimero re di Goti在羅馬回響熱烈,才真正打出知名度。接下來幾年他的歌劇在義大利各大城受歡迎。1740年代中期,Jommelli在Hasse的引薦之下,接替了威尼斯另一個著名女子孤兒院與音樂院Ospedale degli Incurabili的音樂總監。1749年他到了羅馬,被聘為聖彼得大教堂的助理樂長。宗教音樂也成為他一生作品裡的重要部分。
不過歌劇還是他最主要的創作,在接上述二職位時,他的作品仍持續在各大城上演。幾年後他到了維也納,正式結識了劇作家Metastasio以及正在籌劃歌劇改革的Gluck。1753年,他到了Stuttgart,成為公爵Karl Eugen of Württemberg的宮廷樂長。Karl Eugen是一位認真的音樂愛好者,將舊皇宮打造成了可容納四千多人的歌劇院,另外兩個歌劇院也被大手筆翻修,而且還花錢不手軟地請來當時歐洲一流的藝術家。Jommelli來到Stuttgart,將樂團擴大至50人。作曲風格上,他參考了Mannheim樂派,新潮的樂團漸強與漸弱手法更是有效增加了音樂的戲劇性。除此之外,他也融入了公爵喜愛的法式巴洛克歌劇tragédie lyrique(抒情悲劇)的元素。許多他最成熟的歌劇是在這段全盛時期創作的。1763年莫札特一家人經過公爵夏宮的所在城市Ludwigsburg時,便有與Jommelli見面。小小莫札特見識到了當時歐洲最頂尖的歌劇作曲家,為他日後的音樂發展有一定的收穫。
但後來政局的不穩,讓Jommelli晚年又回到了故鄉拿坡里。此時opera buffa已是王道,因此他繼續創作的opera seria已經不再受歡迎了。1770年,少年莫札特來到了拿坡里,去聽了Jommelli歌劇Armida Abbandonata的彩排。寄給姊姊的書信裡,他說這齣歌劇「很美麗…但風格已過時…」。1774年,他於拿坡里辭世,享年59,離60歲大壽相差兩個多禮拜。十八世紀著名英國音樂學者Charles Burney稱Jommelli為當代最重要的音樂家之一,而德國音樂家與詩人Schubart得知他的死訊後,也稱Jommelli為歐洲最偉大的音樂家。
可惜,如同許多出生在J.S. Bach與Mozart之間的作曲家,他們過逝後便慘遭人遺忘。所幸,隨著古樂的興起以及更多人對這段時期音樂的興趣與更完整充分的瞭解,Jommelli的音樂開始再度被受到重視。本人對Jommelli的啟蒙算相對晚,只有早年有入手一張Hyperion的Neopolitan Flute Concertos專輯上有收錄他的一首協奏曲。真正欣賞他的聲樂作品是比較近幾年的事。因為對於古樂演奏的偏好,因此許多現代樂器的錄音,加上演奏水準本來就不是特別好(如Bongiovanni廠上的),我比較不考慮收藏,僅串流上聽聽即可。倒是他的許多宗教音樂,都有許多高水準的古樂錄音,所以手邊還比較多。
不知接下來有沒有興緻與精力細聊他的音樂專輯,但Jommelli的音樂值得被更多人認識,因此今天特地發文留念一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