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8, 2025

Concert: Marc-Andre Hamelin (02/08/2025)


Awesome Marc-Andre Hamelin performace at San Francisco's Herbst Theatre
感謝好友的招待。神級技巧的鋼琴家,一生必須去聽一次現場。

02/08/2025
Herbst Theatre, SF


Marc-André Hamelin無疑是當今世上數一數二擁有超高技巧的鋼琴家了。除了一般正統古典樂的鋼琴曲目之外,他還常錄一些冷門的音樂。他愛挑戰一些沒有最頂級的琴藝是完全不可能彈奏的曲子,但在他手上聽起來確是輕鬆駕馭一般。不僅如此,他才華洋溢,自己也作曲,稱他為Liszt再世,也不見得誇張。

身為愛接觸偏門曲子的收藏家,不可能不認識Hamelin,因此這些年也陸陸續續購買了不少他的專輯。雖然Hamelin還算蠻常光顧舊金山灣區的,但畢竟去聽不是古樂(early music)的實況音樂會也是比較近幾年的事(要花費的時間與金錢會倍增~~~),所以遲遲沒有親自目睹他現場的風采。這回看到Hamelin再度要來舊金山表演,便決定要衝了。

每回上舊金山去聽音樂會,找停車位總是一大挑戰。雖然好友已告知當天晚上SF Symphony沒有表演,市政廳旁的地下停車場應該會正常收費。無奈旁邊的Bill Graham Auditorium有一場Galantis的電音音樂會,一開進停車場看到一群辣裝打扮的年輕美媚們,就知道不妙了。果然,就看到旁邊"Special Event. Flat fee $35"的告示牌。但這一天實在不想再繞去找路邊停車位了,因此也是生平第一次停Civic Center的停車場。


Hamelin會表演的曲子,一定都很非正規。就算是不缺CD錄音的音樂,也鮮少會被安排在音樂會的曲目裡。這一晚他的節目在作曲年分上是「早-晚-中」的安排,將(相對)最熟悉的曲子擺在後面表演。開場的Haydn D大調 Hob. XVI:37號就算是音樂會上很罕聽到的了,Hamelin先前有錄過。一開始難免沒有完全進入狀況,在runs(音群)的地方偶爾不夠平均。再者,Hamelin畢竟是用現代鋼琴與現代彈法,踏板的使用稍微高過自己接受的程度。但或許這首曲子的目的就是當他的熱身曲,接下來的才是重點戲。

上半場剩下的曲子都是二十與二十一世紀的曲子。跨足不同音樂界的Frank Zappa的Ruth is Sleeping最早是來自他1993年的專輯The Yellow Shark,是他過逝前一個月發行的,是他生前推出的最後一張專輯。雖然Zappa或許以搖滾樂著稱,但他其實很早就接觸了(偏現代的)古典樂。晚年他又回到這些曲式,創作嚴肅音樂(serious music),The Yellow Shark專輯就是最好的例子。Ruth is Sleeping專輯裡的新音樂,是寫給雙鋼琴的曲子,基本上是無調的音樂。Zappa說這首曲子給表演者帶來一定的挑戰,而Hamelin彈奏的鋼琴獨奏版本,他更說「非常非常非常困難」。

Stefan Wolpe (1902-1972) 是德國出生,後移居美國的作曲家。年輕時曾是Busoni的學生,早期創作的音樂是向Schoenberg十二音列看齊的。或許是又再受到Hindemith的影響,他後來的音樂他有嘗試弄得大眾一點。儘管如此,他的曲子仍以無調性居多。他的Passacaglia是嘗試突破既有的十二音列所寫的鋼琴曲,一系列的變奏曲建立在開頭的22個音符上。這些變奏曲一個比一個困難,在曲子結束前達到高潮。Wolpe的Passacaglia常涵蓋很廣的音域,再加上有一堆tone cluster(音堆/音簇),也是演奏難度爆表的音樂。

Ruth is Sleeping與Passacaglia這二首現代曲,若平時不是聽現場的表演,會聽得比較悶,不知所以然。但現場看Hamelin的演出,對演奏這種音樂所需要的技巧和挑戰,有立即直接的認知。而在視覺上的另一個刺激下,雖然不見得代表音樂就能欣賞了,但也間接讓其接受度稍微提高一些。這好比一有意思的研究發現,一首無調的現代曲子是純粹在聽,或是拿來當電影配樂時,觀眾的反應是截然不同的。

上半場最後一首是加拿大作曲家John Oswald (1953-) 專門為Hamelin所寫的Tip。Oswald因為「Plunderphonics」創作手法而出名,就是一種將既有的不同音軌(音樂或語音)重新剪接而成的musical montage。為Hamelin寫的這一首,Oswald利用同樣的精神,將一堆不同的musical snippet(音樂片段)結合在一起,有的古典,有的流行。出現的有貝多芬、蕭邦、德步西、Gershwin等,也有像Scott Joplin,甚至Snoopy卡通Peanuts的經典配樂Linus and Lucy,而且通常都是一現即逝,緊接下一個quotation,根本就是個「百花錯曲」。相比於先前兩首,因為很多元素取材自一般古典樂愛好者熟悉的音樂,所以接受度更很多,而且充滿趣味性。當然,Oswald會寫給Hamelin,絕對不會是一般人能彈的曲子~~

下半場開頭是Medtner的兩首「小品」,一是op.31的第一首Improvisation,另一首是op.38 Forgotten Melodies的第三首Danza festiva。因為手邊Hamelin的Medtner專輯他有錄後者,所以音樂會之前也只聽過第一首。Improvisation其實是變奏曲,開頭看似簡單的主題,搖身一變為技術越來越精湛的曲子,而Danza festiva在敘述一個氣氛熱鬧的鄉村慶典。

音樂會聽到這兒,早已對Hamelin的高超琴藝嘆為觀止了。他手指固然厚實,但指力的強大以及動作上的精簡,也是彈奏時能夠精準執行的重要原因。正因為這樣,不管在多難的片段,他仍然能將每個聲部以及旋律清楚地呈現出來,基本上就是演奏的最頂級的階段了。

正規音樂會的最後兩首,都是Rachmaninoff,也是曲目裡最熟悉的音樂。在op.39 no.5的Etude-Tableau之後,就是他的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為1931年的修訂版。儘管這些一度是在CD上一聽再聽的,但現場演出仍是相當難得的。Rachmaninoff雖然在1931年的版本裡將奏鳴曲裡困難且比較多餘的地方省掉了,但也只是「相對簡單」一些。因此看到Hamelin游刃有餘地彈奏此曲,自己也聽得酣暢淋漓。唯一帶有保留的地方,就是在唯美的慢樂章,Hamelin的處理倒底是直率了些,少了一些細膩感,顯得稍微冷酷了點。但這似乎是Hamelin頗一貫的風格,最後也是個人喜好了。

Hamelin的演出一定是掌聲如雷,而他也很大方地獻上兩首encore。第一首是他自己學生時期所寫的Music Box,後收集在小品集Con intimissimo sentimento的,在Hyperion專輯上有收錄。相較於其他的超技曲子,這些曲子是凡人可以挑戰的。顧名思義,這首曲子在模仿音樂盒的音樂,因此音域偏高,而左手也有一直重覆的musical pattern(模式),是個蠻可愛的曲子。第二首encore,則是Prokofiev op.17的Sarcasms的第一首。因為自己對Prokofiev的鋼琴獨奏曲相當不熟(手邊Chiu的那一套好像還沒有正式聽完),所以是音樂會結束到會客室時向他詢問的。

身為名氣那麼響亮的鋼琴家,Hamelin私底下的為人實在是非常親切。而且,在問他Feinberg的專輯會不會將剩下的六首奏鳴曲錄完時,他不但斬釘截鐵地說不會,因為他不認為有足夠的音樂性,他甚至還語出驚人地說市面上唯一一套完整的錄音(BIS)在他聽完後,一口咬定八九成是靠作弊的方式用後製方法將它完成的!不僅聽到大師的超強演出之外,竟還收到內幕小八卦,真是意外的收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