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18, 2023

Concert: Barthold Kuijken (02/18/2023)

 


Maestro Barthold Kuijken, Baroque flautist and true pioneer of the historically informed movement (HIP).

02/18/2023
Campbell Recital Hall, Stanford, CA

Barthold Kuijken, baroque flute
JungHae Kim, harpsichord


看到巴洛克古長笛大師Barthold Kuijken要來的消息,是想都不用想就要衝的。Kuijken音樂三兄弟裡,Sigiswald以及Wieland都見過本人,先前只剩Barthold。這一天終於圓了個小夢…

原本訂要週日殺上Berkeley的票,但後來才知道前一天竟在Stanford也有演出。不僅時間上,連距離上也都更理想。事實上,Kuijken這一天在我的研究所母校有大師班、演講、與音樂會的一整天行程。不過白天有其他事,只有空參加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音樂會。


音樂會在Stanford音樂系館的Campbell Recital Hall舉辦的,當年自己上大鍵琴課的時候,每學期末被規定要學生表演的地方。十多年沒回來這兒了,但一踏進系館裡,還是勾起許多回憶。
進入表演廳,有點被座無虛席的情況給嚇到。古樂雖然小眾,但灣區古樂圈還是有一定的人數,而且還有加上大師班以及前來觀摩的學生們。我和當年的大鍵琴老師,還真的在這兒不期而遇~~


Kuijken這一晚無中場休息地表演了巴洛克晚期德國三巨頭Handel(起碼出生至青少年時期~~)、Telemann、與J.S. Bach的作品。Kuijken特別在表演前強調,三人背景和風格都很不一樣,硬要比較熟優熟劣是很不公平的。當然,鐵粉終究會是鐵粉,這種話是聽不進去的啦~~~

Handel的HWV 378從開頭就領教了Kuijken的自由裝飾音。其餘樂章,也感受到Kuijken的樂句修飾方式,適當的停頓留白,音符的延長,都給予音樂呼吸的空間,讓它變得很organic而不機械化。這也完全吻合他書The Notation is Not the Music中陳述的古樂詮釋理念。

Bach的BWV 1013無伴奏長笛partita,其Allemande的agogic accent(彈性處理)做得更明顯。原本好奇Kuijken會不會像許多音樂家過度敬重Bach,當做神聖不可侵犯的真理,聽到Sarabande時我就釋懷了。反覆的時候,他添加的裝飾音的數量,甚至幾乎可以是半個re-composition。而結尾的Bourree angloise,Kuijken在一個樂句重複的時候,他反而決定不去做echo效果。或許這是他心中認為的"good taste"。

每次聽到BWV 1013的Bourree,總會勾起小感傷的回憶。有位高一同班同學,大學時因為憂鬱症發作,不幸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雖然僅和她同班一學期,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音樂課的才藝表演(老師規定大家不論音樂程度如何,哪怕是唱歌,都要上台表演一首~~),她居然帶了長笛吹奏這首。因此,這首與她將會永遠被我聯想在一起~~

Telemann的Methodical Sonata是裝飾音的另一個教科書,出版的譜就有簡易與加花版的對照。Kuijken這首的吹奏,同樣可用tasteful(有品味)來形容。從不過分浮誇,修飾得宜,總是態度從容,不疾不徐。但是個人認為還是稍微冷酷了一點,沒有完全激起心中的熱情,還是長期以來口味越聽越重😅

最後的重頭戲當然是Bach的B小調BWV 1030奏鳴曲,是許多吹長笛的必戰之曲,身邊幾位朋友,不管是否愛巴洛克樂,皆是如此~~這也是這晚唯一首大鍵琴不是數字低音,而是完整寫好的obbligato,和主奏樂器其實是trio sonata(三重奏鳴曲)的織體。這首的難度對二樂器都是極高的,每次聽這首的現場表演都要為音樂家們捏一把冷汗,看他們是否能全身而退~~Kuijken的演奏同樣是富有想法以及subtle expression,在音樂裡刻畫出該有的線條。

音樂會結束,Barthold Kuijken與JungHae Kim都有留下來與各聽眾互動,所以留影與簽名不能少 😁 而經大鍵琴老師介紹,我也正式認識了幾位灣區的古樂音樂家,聽聽圈內小八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