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3, 2023

Barber: Complete Orchestral Works (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Marin Alsop)

 


Heading into Fourth of July with orchestral music from Samuel Barber, one of the most played 20th century American classical composers.

其實本來去年就有點想寫,只是當時全家在出遊,所以就算了。今年美國國慶日不出遠門,就發發音樂文唄 。

Barber會是最常被演奏,最受歡迎的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之一,主要原因無疑是那首Adagio for Strings,原本是寫給弦樂四重奏後改編至弦樂團。曾被票選為「最悲傷的曲子」,在許多名人(小羅斯福總統、愛因斯坦等)的過逝的場合被演奏過,電影配樂(Platoon《前進高棉》最經典),美國9/11事件的一堆紀念音樂會更是被演奏到爛。不過當初9/11,我剛升大四,整個事件自然是震驚的,而Barber的Adagio for Strings也成了腦中最深刻的象徵與音樂連結。

我對Samuel Barber的音樂接觸算是晚的,初體驗也就是將名曲收在一塊兒的2CD裝。當初會入手Naxos這套6CD管弦樂全集作品,好像純粹就是看到在促銷貪便宜,又記得印象中Barber大部分的曲子不難聽,踩雷的機會比較少,就衝了。這些CD都是原本2000年初發行,並於2010年,也就是Barber的百年冥誕,結集發行的。這剛好也是美國女指揮家Marin Alsop (近期電影Tár女主角設定一大部分就是根據她的) 在Naxos上最早的一系列錄音。

想起來有點慚愧,那時(2000年初)對Naxos的大致印象就是曲目很廣的低價廠牌,但演奏與錄音效果不見得是一流的。但這一陣子認真在聽這一套,發現不論在演奏質上與錄音品質上都稱得上第一等的。當然,不有名的曲子沒有比較的基準點,但那些名曲的錄音真的都不遜色。最菜市場曲的Adagio for Strings速度上直率了點,沒那麼灑狗血,但Alsop將音樂醞釀至高潮的方式卻也很棒。

若對Barber的主要印象是根據Adagio for Strings、小提琴協奏曲、或是早期的The School for Scandal序曲,應該會認為Barber是個不折不扣的浪漫胚子,讓我想到大他十幾年,但跟他同年過逝的Howard Hanson。雖然Barber打從心底還是個浪漫作曲家,沒有完全接受太前衛的作曲風格,但二戰前後他的音樂還是漸漸融入了不同程度的現代元素。這些曲子不見得會像名曲們的接受度那麼高,但也都不算難消化,有幾首反覆聽了幾遍,也慢慢開始喜歡上了。

可能最意外的驚喜是給人聲與樂團的Knoxville。一來抒情的段落真的是非常優美,二來是女高音居然是Karina Gauvin。今天Gauvin主要以古樂演唱聞名,不過她也是有唱比較浪漫與現代的曲子,這張較早期的錄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對她的古樂唱腔有一點不是那麼滿意,但這首Barber卻相當適合。

想要更多Barber抒情浪漫風的曲子,寫給雙簧管與弦樂團的Canzonetta原本是計劃的雙簧管協奏曲的慢樂章,只是晚年Barber自知來日不多,這首還是他的學生最終將它完成的。兩首交響詩,一首早期的Music for a Scene from Shelley,另一首晚期的Fadograph of a Yestern Scene,都是根據文學作品而創作的,都很有法國印象派的意境。

Capricorn Concerto的編制給小號、雙簧管、長笛、與弦樂團,與巴哈的第二號布蘭登堡協奏曲差不多,其他相似之處是明顯的致敬。Mutations from Bach是另一首更直接的致敬。

另外兩首協奏曲,大提琴與鋼琴,可能排不上他最喜歡的作品。鋼琴協奏曲是需要精湛技巧才能駕馭的,大受好評,並讓Barber成功獲得他第二個Pulitzer音樂獎。優美的第二樂章Canzone其實最早是給長笛與鋼琴的曲子,後被改編成協奏曲第二樂章。

Barber寫了兩齣芭蕾舞曲,一是比較輕鬆的Souvenir,一是比較史詩級的Medea。後者他不僅改編成一首組曲,之後又再改編成單一曲子。組曲的核心Medea以及最終Exodus相當有氣勢,聽得蠻過癮。

最後,他的三首Essay for Orchestra,通常第二首被認為是寫得最嚴謹的。不過,另外兩首也都有不同的風味與特色,越聽越耐聽。

除了耳熟能詳的名曲之外,這套管樂弦作品全集,會讓聽眾對Barber的音樂會有更全面一點的認識以及瞭解,而且物美價廉,相當值得與推薦。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