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Music of Bernard Herrmann (1911 - 1975). Hangover Square & Citizen Kane. BBC Philharmonic / Rumon Gamba.
Hangover Square's Concerto Macabre is Herrmann's response to Addinsell's Warsaw Concerto.
經典好萊塢電影裡,最重要與最原創的配樂作曲家之一,應該算是Bernhard Herrmann了。他出生於紐約,父母是從俄國來的猶太裔移民。Herrmann從小就被父親鼓勵學習音樂,少年時贏得一個作曲比賽之後,更打算專攻音樂。他順利就讀紐學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簡稱NYU),老師為美國作曲家Philip James以及知名的Percy Grainger。他同時也到Julliard(茱莉亞學院)修課,與Bernard Wagenaar學習作曲。因此可以說,Herrmann是有相當深厚的音樂科班底子的。除了作曲專業之外,Herrmann還是一位指揮家,時常推廣當時還沒那麼知名的作曲家的音樂,如Charles Ives、William Walton、與Ralph Vaughan Williams等。
1934年,他加入CBS Symphony Orchestra擔任指揮家。這個樂團當初成立的目的,是專門在CBS廣播節目時演奏的。除了指揮以外,Herrmann也為一些廣播節目創作並演奏自己的音樂。就是在CBS,他認識了Orson Welles。除了早期的舞台劇,Welles後來在廣播界主持節目打出知名度,其中一個節目的一集The War of the Worlds因為播報手法傳神,讓許多聽眾還誤以為受到火星人入侵而聞名。Welles決定轉戰電影時,處女作Citizen Kane《大國民》是部革命性的作品,不僅是電影拍攝技巧的百科,更常被譽為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當初真正好好將它看了一遍,發現這些評價一點都不為過。
Citizen Kane不但是Welles拍攝的第一部電影,他特別指定Herrmann幫忙創作電影配樂,也成了Herrmann生平第一部電影配樂。如同Welles,Herrmann的Citizen Kane音樂裡的一些新穎手法也開啟新的電影配樂趨勢。當時大多數電影配樂都是利用wall-to-wall式的創作方式,連續貫穿好幾個場景,主角對話時也不間斷在背景裡。Herrman與Welles有了廣播電台的經驗,配樂是一段一段 ,並輔助場景間的銜接 。為增加情境,Herrmann常使用不協和音(dissonance)與不同器樂編制製造出特別的效果。Citizen Kane這部片之所以會成功,Welles後親口說Herrmann的配樂本身佔了「五成的功勞」。
因為Citizen Kane一鳴驚人,Herrmann日後也自嘲說他的電影配樂的職業從Citizen Kane達到顛峰,之後變一路走下坡。諷刺的是,Citizen Kane當年獲奧斯卡提名最佳配樂,不過竟然輸給Herrmann同年為另一部片The Devil and Daniel Webster所寫的配樂。Herrmann一生雖極力想被看待成認真古典樂作曲家, 但這個夢始終未能實現。為了討飯吃,1950至1960年代,他持續活躍於好萊塢,有經典科幻片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2008年Keanu Reaves重拍的超爛)與Fahrenheit 451 (1966)(2018年重拍的也是好難看)。最重要的是,他成了Alfred Hitchcock的御用配樂作曲家,三部影史經典Vertigo, North By Northwest, 以及Psycho都是Herrmann寫的。特別是Psycho,那個浴室殺人的音樂是經典中的經典。而他過逝那一年,最後作品便是Martin Scorsese的Taxi Driver的配樂。
Chandos的電影音樂系列於2010年才終於發行這位好萊塢電影配樂傳奇的音樂。專輯三分之二的音樂是經改編過的Citizen Kane配樂,也算是天經地義。電影最初開頭的letimotif,有點像是變了調的Dies irae經,之後不斷被重複與變形。不過電影最重要的配樂橋段,該是Kane第二任妻子,平庸女聲樂家,所唱的一首法文詠嘆調。這首曲子Herrmann特別將它寫得非常困難,刻意要給dramatic soprano(戲劇女高音)很高的音,讓她容易唱到破音。當然,電影中這樣演,不過Chandos的錄音可不是這樣。愛爾蘭女高音Orla Bolyan是真正征服了這首Salammbo's Aria。Bolyan的演唱,自然會與Kiri Te Kanawa的1974年錄音做比較。也必須得說,雖然Bolyan的表現不差,但還是生硬了點,Te Kanawa的聲音真的還是比較 自然與柔順。
CD專輯前面則是今天不怎知名的1945年電影Hangover Square的配樂。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講的是一位古典鋼琴與作曲家,時常患了失憶症。失憶時,他變成了殺人犯,但清醒後對所犯的罪一概不記得。有趣的是,雖然故事發生在英國,不過三位主角都是美國演員。比較不幸的是,演男主角的Laird Cregar為了減肥的急速瘦身法,讓他身體無法負苛,電影正式上映前兩個月就過逝,享年才31歲。
Hangover Square片長不到80分鐘,電影的音樂高潮,就是主角在片中所創作的鋼琴協奏曲Concerto Macabre。大多數古典樂愛者或許都熟悉英國電影配樂作曲家Richard Addinsell為電影Dangerous Moonlight所寫的那首所謂Warsaw Concerto《華沙協奏曲》。當Warsaw Concerto一炮而紅之後,同時期電影中出現這種短「鋼琴協奏曲」成了一個小風潮。因此,Concerto Macabre某方面也可算是Herrmann版本的華沙協奏曲。如果Addinsell很明顯是要模仿Rachmaninoff的風格,那Concerto Macabre模仿的對象就是Liszt。
Rumon Gamba(乾爸)要推廣二十世紀中的電影配樂真的是不遺餘力,至今已經推出了30幾張。錄音的一大賣點,是比起看原本的電影,二十一世紀的聲音效果與樂團演奏真的好得太多了。這些音樂重新被改編成像組曲的形式,可以單獨來欣賞。只是,許多配樂和電影想要完全脫鉤並不容易,缺少了原本電影視覺上的cue與背景,效果就會大減。要不是自己本身就看過這兩部片,Citizen Kane更是非常欣賞的一部片,光聽配樂的反應或許只會是一般而已。儘管如此,Bernard Herrmann的音樂應該要更多人認識,Gamba的這張Herrmann專輯因此是肯定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