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30, 2009

J.S.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s (Pinnock/English Concert)

這兩張CD是我還在念小六的時候買的(當然是爸媽出錢的)。自從學鋼琴以來,就對古典樂相當有興趣,尤其是對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有有種莫名的偏愛。以 那時接觸古典樂的我來說,與其說是偏愛,應該是說給與相同的愛好。日後認識同是古典樂愛好人,鮮少會對這時期的音樂產生任何興趣。


那時台灣市面看得到的音樂,大多數都是Bach,Handel,以及Vivaldi。巴哈在西方音樂史上崇高的地位,不用我在這兒多介紹。當時,我拿著我爸 的邵義強所編的「名曲名片500」一書,找著巴哈有名的管弦樂作品。在巴哈一欄下,馬上清楚見到「布蘭登堡協奏曲」幾個大字。一個無知的小孩,只知道鋼琴 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還有大提琴協曲,哪知道布蘭登保協奏曲是什麼東西。當時只管將這個幾個字記下來,到CD店有機會看到這張的錄音,就會二話不說叫父 母購買。


Archiv是Deutsche Grammophone (DG)下專門錄早期音樂的一部份。這張Trevor Pinnock帶領The English Concert的1982錄音,除了有當時慢慢開始採用的DDD Digital Recording,聲音非常清楚,也履行Archiv成立的主旨,儘可能使用古樂器以及當時的詮釋方法來表演那時期的音樂。在CD套子的背,就有標 名"on authentic instruments"的字樣。可以說,這兩張CD也是開啟我對於古樂器還有古樂器演奏風格的認識。

簡短地說,古樂器中,弦樂器不是使用當時流傳至今的樂器,就是根據某一把在博物館中展示的古琴妨製來的琴。更重要的,這些古弦樂器使用的是腸弦,弓的形狀也 略有不同。木管樂器則真的是用木頭所做的。也因為木管樂器的演奏,會大量沾到演奏家的唾液而腐壞,今天音樂家的古木管樂器都是妨製的。無庸置疑地,古樂器 的音色非常不一樣。也因此,聽眾能以更近於當時的面貌聽到這時期的音樂。

至於演奏風格來講,就算在今天的學者跟音樂家們之間仍存有許多爭議。這些議題,這兒先不討論。大部份現今的古樂器合奏團大部份會採用的表演,仍以較小的編制,較快的節奏,也在場地比較小的空間表演。除了給人更輕快,更有活力的感覺之外,也讓人跟音樂的距離變得更近。

Trevor Pinnock在大鍵琴上指揮的The English Concert,算是在二十世紀後半段大力推廣巴洛克音樂的主要功臣之一。他們所錄的這幾首布蘭登堡協奏曲,也在那幾年都是古樂器版本的權威之一。就連今 天,仍有人把這個錄音當作首選。不過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古音樂的運動越來越盛行,今天回過頭來聽這些錄音,它的年代就顯現出來了。大體而言,他們 的節奏雖然比其餘現代樂器版本較為快,但跟今天別的團體比起來,略顯得中庸,甚至有時還有點慢。第一號協奏曲中的horn的部份,也有幾短讓人感覺是有氣 無力。

但整體而言,The English Concert的演奏還是可圈可點。不僅非常地實在,獨奏樂器的聲音都很清楚,而合奏的對比效果也很稱職。而且,Pinnock彈的大鍵琴在這些錄音當 中,比重剛剛好。有些錄音,大鍵琴的太輕,因此第五號協奏曲的第一樂章最後的那一段獨奏的份量感覺就不夠厚實。我第一次聽到Pininock所彈的那一段 時,整個人都傻住了。相信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的朋友們,驚訝的程度應該不會亞於當時還在念小學的我吧~~~ 事隔多年,有一位美國教授跟我說,他開車聽廣播,聽到這第五號第一樂章的cadenza時,吃驚到將車立刻停在路邊。巴哈大師寫的曲子,讓後世聽到的人仍 然有這樣的反應,實在令人甘拜下風呀~~~

These two CDs were my introduction into what is known today as 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s (HIP), also called by many as just period performances. I got them in the early 1990s when I was still in grade school, and rightfully that it should be of Bach's monumental Brandenburg Concertos.

I have owned recordings of concertos by Bach and Vivaldi up to that point, but all of them were by ensembles using modern orchestras. As a kid, I was already enjoying these Baroque concertos, but my initial listening experience of these 2 CDs would leave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me. HIP have evolved and moved on since, but these at one time would be the measuring stick of Baroque music playing. Listening to these again after so many years, it is still a solid performance and enjoyable.



4 comments:

  1. this set was an early revelation to me, too. I don't play it now... But it is well worn!

    ReplyDelete
  2. 我的reader上已經出現你的Biber,我猜是publish option的關係!
    這次在圖書館借回來的有Biber的(Teldec出版),還有koopman彈的巴赫...關於後者,聽到管風琴的聲音,還真的不大習慣啊!

    ReplyDelete
  3. 我覺得發生的問題是我打到一半,電腦是存成draft,但是當它自動變成睡眠狀態時,blogspot就將文章自動post出來了。我看到的時候嚇了一跳。妳的reader也太快了,一下子就更新了~~

    ReplyDelete
  4. 胡亂寫了個東西,應該將妳reader蓋過去了吧。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