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9, 2022

Concert: Danish String Quartet (04/29/2022)

 


04/29/2022
Zellerbach Hall, Berkeley, CA

Danish String Quartet
Frederik Øland, violin
Rune Tonsgaard Sørensen, violin
Asbjørn Nørgaard, viola
Fredrik Schøyen Sjölin, cello


Interesting program and great performance by Danish String Quartet.

二十與二十一世紀古典樂室內團總共出現了四個「Danish String Quartet」,而且成立活躍的日期還幾乎無縫接軌,後二者正好也都錄了Nielsen的弦樂四重奏,所以真的很容易搞混。最新的這個Danish String Quartet (DSQ)是成立於2002年的年輕弦樂四重奏。除了高水準演奏,他們曲目也非常廣泛,從傳統的弦樂四重奏曲目到改編北國民謠,或是推廣自己丹麥作曲家的曲子到首演現代作曲家的音樂都有。

這一天晚上的音樂會就是很好的例子。上半場為弦樂四重奏的長青世界名曲,舒伯特的「死與少女」,而下半場為上週(4/21/2022)才在美國紐約Carnegie Hall首演,芬蘭女作曲家Lotta Wennäkoski (1970年生)的Pige (丹麥文的「少女」)。二者標題的關聯並不是巧合,而是DSQ與Cal Performances共同企劃的音樂會系列。標題為「Doppelgänger」(分身或貌似自己的人),DSQ將演奏四首舒伯特的弦樂四重奏,並委託與表演當代作曲家的新作品,為二十一世紀對舒伯特四重奏的響應。(Doppelgänger同是Schubert的一首歌曲)

這場音樂會是系列的第二場,去年十月他們已來表演過最後一號D. 887了。 DSQ的「死與少女」,有凌厲的現代演奏風格,但同時瞭解晚期古典/早期浪漫的音樂語言。因此,抖音的運用上有好的控制,在音樂的清晰度與表現力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DSQ的默契緊密,強弱有力度,樂句修飾有細節。他們採取的速度,音樂行進流暢,但不會趕到無法負荷的情況。更戲劇化與激動的演奏自然是有的,但DSQ的整體詮釋非常棒,聽得相當享受。

下半場的Wennäkoski,兩位小提琴的位置互換。這首曲子取名為Pige,是因為舒伯特的四重奏雖稱為「死與少女」,但第二樂章的有名變奏曲,卻只引用了原歌曲裡「死亡」的部分,完全忽略了「少女」的地方。因此,這首Pige可視為某程度上的探索與回應。這首從一開頭就是典型的現代曲,原本有點擔心接下來可能會是一種折磨,但卻意外地比預期能接受。原因是音樂不停在變化,許多時候有強烈的節奏動機,很有趨動力。 曲子裡也讓提琴刻意製造出「非典型」的聲音與效果,如大提琴拉到bridge以及tailpiece的位置,左手pizzicato(撥奏),以及小提琴拉到極高的音等。儘管如此,每個樂章裡仍是聽得出清楚的段落,有時也有有比較expressive的片段。雖然此曲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但如同許多無數的現代曲子,是不會重聽第二次的。

正式音樂會曲目的最後一首,是舒伯特「死與少女」歌曲的弦樂改編,也算是將二弦樂四重奏曲連在一塊兒的主要元素。因為謝幕時聽眾掌聲不斷,因此DSQ演奏了一首瑞典的民謠Vem Kan Segla Förutan Vind? (Who can Sail Without the Wind?),是相當淒美的一首歌。

音樂會結束後,在Zellerbach二樓那兒有北歐中心舉辦的一個小招待會,DSQ與大家熱心拍照和互動。除了成功索到手邊專輯的簽名以外,也與小提琴家Rune Tonsgaard Sørensen小聊了一下。如同不久前的Pavel Haas Quartet,大提琴雖已換了人,但他直接主動地簽了CD冊,所以也沒啥好過問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