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16, 2021

George Onslow + Louis Spohr: Nonets (Osmosis)

 


George Onslow (1784-1853) and Louis Spohr (1784-1859): Nonets (Osmosis)
 
簫韶「九」成。
 
國中念雙語學校的時候,有一次英文老師問大家(當然是用英文問):「三個人一同講話或演奏音樂是trio,那四個人叫?」當然,馬上有人回答「quartet」。「五個人呢?」,還是有同學講出「quintet」。「六個人呢?」,全班頓時鴉雀無聲。這時我才緩緩舉起手,無比得意與信心滿滿地回答「sextet」。
 
老師露出笑臉,繼續問:
「七個人呢?」「septet」
「八個人呢?」「octet」
「九個人呢?」「non-tet?(不大確定了)」「nonet」(被更正)。
 
這故事告訴我們:聽古典樂會學到一些沒啥用的字,不過在某些特殊場合,或許可以大肆炫耀個一兩分鐘~~
 
會知道Nonet這個字,要感謝小學鋼琴老師當初借我一本DG的CD目錄,帶回家翻了不知多少遍。其中翻到的一個專輯是Ensemble Wien-Berlin演奏Spohr與Martinu的nonet,才知道「九重奏」的正式名稱。這個專輯我從來沒入手過,不過團員們站在樓梯上拍照的封面,我永遠記得。而這兩首九重奏,我是一直到了研究所才分別買了不同專輯,正式聽過。
 
Spohr這首九重奏,可謂「nonet」一字的始祖,編制為管樂五重奏(長笛、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圓號)加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也是史無前例。曲子的誕生,必須提起委託人Johann Tost,原是小提琴家(海頓將兩首弦樂四重奏獻給他),後轉去商人賣布料。原先構想,除了能當娛樂大家的作品外,也希望奇特的樂器組合可在音樂圈裡繼續建立人脈。選擇這九件樂器,或許也是涵蓋了各重要室內樂器,可滿足每一位聽眾的喜好~~~
 
詭異的新曲,大家接受度不見得會高,但Spohr這首九重奏卻意外走紅。不僅「音照吹、曲照拉、五十年不變」,還讓許多其他作曲家爭先模仿。其中一位,是和Spohr是同年出生的法國作曲家George Onslow。雖然二人同年齡,但Onslow的nonet為1851年完成的,比Spohr的(1813年)晚了近40年。這期間,音樂風格轉變巨大,兩首算是來自不同世界。若拿蕭邦的一生當reference,Spohr完成他的nonet時Chopin還是個toddler,而Onslow寫的時候,Chopin已過逝~~
 
Ramee這張錄音將Spohr與Onslow兩個九重奏收集在一塊兒。這不是該曲子們的第一個錄音,但應該是第一個古樂演奏版本。 Spohr這首比較有名氣,手邊已有實體錄音,但那個Nash Ensemble 1979年的錄音畢竟顯出年紀了。Onslow這位作曲家並不是陌生的,先前已收集了他兩首好聽的鋼琴五重奏(剛好也是古樂器演奏),但這首nonet對我倒是新的。Osmosis古樂管樂團是澳洲籍的長笛家Kate Clark成立的,目的在探索早期浪漫時期的曲目。他們的演奏不見得是最犀利或迅速的,慢樂章的處理也稍嫌無趣。但是Osmosis的優勢與特點,第一個在古樂器的音色上。十九世紀初,除了音樂曲風的改變,樂器本身的變化同樣重大,今天的現代樂器都是這時候發展出來的。不過,Osmosis選擇用較早一點的樂器,其主要論點是一個樂器從被發明與改良,到真正普遍被接受與使用還是需要時間的。因此,古典時期的長笛與雙簧管的音色是非常不同,效果顯著。第二個特點,Osmosis在演奏上順應著樂器特性,樂句修飾的透明清晰度也是一般現代樂器演奏所沒有的。
 
晚期古典與早期浪漫的音樂,以往不是自己最近欣賞的曲風。不過近來企圖透過一些古樂器演出,以不同面貌重新認識,這張Onslow與Spohr的專輯是其中之一,也算推銷成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