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el's Solomon. English Concert (Harry Bicket), with the inimitable Ann Hallenberg.
03/05/2023
Zellerbach Hall, Berkeley, CA
週日去聽了韓德爾的Solomon的完整演出。說到Solomon,它可是我(父母買給我)的第一齣韓德爾神劇,不過原因說起來其實也很好笑。當時小學開始聽古典音樂,起先聽的都是那種sampler CD,將有名的樂章或段落收集成一張。而發現我認真愛聽音樂,啟蒙鋼琴老師這時跟我說,「曲子要聽完整的,不能單單只聽一個樂章。」小小年級喜歡莫札特「小夜曲」的第一樂章以及海頓「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於是成了我最早擁有的CD。
但那時也好喜歡韓德爾的The Arrival of the Queen of Sheba。在讀到是來自神劇Solomon時,下一回去逛唱片行,便去找Solomon的錄音。看到John Eliot Gardiner的經典1984年錄音在架子上,便吵著跟父母要,成功買了回家。但是小時候根本不欣賞聲樂,更沒耐心聽完那麼長的曲子,聽完開頭序曲跟接下來一兩首就無聊了。想聽The Arrival of the Queen of Sheba,就直接跳到第二張CD的該音軌,聽完就換CD了。
二十幾年後,不但變成了古樂迷,還是「韓粉」,Solomon無意間又多了三個不錯的古樂版本。更諷刺的,後來才知道Gardiner也不是真完整的,他將十幾分鐘的音樂刪掉了~~雖然它不見得是最常聽或最喜歡的一齣神劇,但心裡總有一分特殊的地位與回憶。這次看到English Concert將要來美國巡迴演出,唱Solomon的還是知名古樂次女高音Ann Hallenberg,即便在Berkeley而且演出時間是三小時,仍興奮地買票前去聽。
English Concert (EC)是英國元老級的古樂團,在Trevor Pinnock的成立與帶領下,在Archiv唱片的一系列錄音建立起了國際知名度,自己前前後後收集了不少。雖然對於古樂詮釋的偏好已改變,但EC對我認識古樂世界是功不可沒的。剛上研究所時,時任指揮Andrew Manze與EC還來過學校表演過兩次,我都有去。在Harry Bickett接管後,則是一陣子沒再怎麼去注意EC的動向了。
這次EC表演Solomon,因為曲目時間長,選擇在每一幕結束後,給觀眾活動20分鐘的時間,是很貼心的安排。從開頭的序曲,就是印象中熟悉的EC演奏風格,優雅與圓滑,但因為不會更積極地詮釋,所以總是缺少了一點驚豔的效果。若是純器樂演奏,我會有些不滿意。但對於大型戲劇作品的樂團伴奏,這樣是ok的。一來,車開太快,演奏太激動,也容易失控,咬字清晰度也會受損。這場Solomon,全部樂器與合唱團齊放的時候,還真的盛大與熱鬧。說到這兒,來自紐約的合唱團Clarion Choir真的讓我刮目相看。他們聲音清楚,對位整齊,能夠氣勢磅礴,也能寧靜柔和,如第一幕結尾的美麗合唱曲「May no rash intruder」。而且,Bickett採取的速度比自己預期得還要快。
聲樂家的部分,女高音Miah Persson和次女高音Niamh O’Sullivan唱得蠻紮實的,但是聲音抖晃得比自己喜歡得多。低男中音Brandon Cedel的表現比較平淡,雖然第二幕有一首稍微有一點起色。第三幕才出場的女高音Elena Villalón則是聲音有點硬,放不大開。而最大咖,實力最堅強的,當然還是Ann Hallenberg。不僅表現最戲劇化與豐富,也做得最有品味,控制與拿捏皆良好。但Hallenberg的演出對我也不能算是完美,因為她較低的音域,仍會被樂團蓋住。最後,在Hallenberg後讓我第二欣賞的是男高音James Way,不僅聲音有力度,音色清晰,而且修飾得也相當有線條,只有較低的音域比較不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