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e Found a New Baby: Baroque Meets Afro-Latin Jazz.
Lively toe-tapping stylistic fus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time periods by Rumbarroco.
今年六月去Boston參加的第一場音樂會是女維奧琴手Laury Gutierrez所創的古樂團La Donna Musicale (LDM)的表演。該團主要在演奏巴洛克時期不為人知的女性作曲家音樂。因為愛收集冷門曲目,所以他們的專輯我全都有入手。甚至,他們第一張專輯還因為暫時缺貨(太偏門了,訂單應該超少~~),團長Gutierrez直接私信來將手邊最後一張親自寄過來,還多附上另一張專輯,真是非常熱心的舉動。
不過後來才知道Gutierrez同時還成立了另一個團Rumbarroco,性質和LDM是截然不同的。若LDM是純正的古樂演奏,那Rumbarroco則是融合非裔拉丁美洲音樂與古樂,結合現代樂器、古樂器、以及拉美傳統樂器,開創了自己獨特的「世界音樂」曲風。當晚的音樂會是LDM與Rumbarroco一齊演奏的,一會兒有端莊的曲子,但下一刻立刻換成節奏感十足的音樂,不僅使晚上十點半開始的音樂會完全不沉悶,更讓我大開眼界。
Rumbarroco的三張專輯在Boston時為了支持而購買,但一直到最近才開始聽。隨意先選中的第一張,還有其他特點。他們另外兩張的曲子以改編當代或文藝復興至巴洛克時期的西班牙或拉丁美洲的音樂,但這張I've Found a New Baby竟是挑選斯拉夫語區的音樂(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等)為主,改編成拉丁美洲風,加上爵士樂元素、然後再還有巴洛克風的即興片段。通常開頭正常主旋律出現後,就是搖身一變成拉丁音樂的節奏,然後就是不同樂器的獨奏即興,有時甚至是打擊樂器搶鏡頭。也如同大多爵士樂曲,結尾主旋律Head需要再出現一次~~
專輯上唯一原本來自巴洛克時期的曲子,是Soler有名的Fandango,不過經Rumbarroco改編後,基本上變成了一首新曲子。另一首原就很熟悉的是開頭的Bei mir bistu shein,是猶太裔音樂家移民到紐約後所創作的Yiddish歌曲,後還有英文歌詞版。因為多年前參加過一個業餘樂團,他們年底公演有表演這首,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雖然這首我是沒參與的)。
或許自己非常年輕時,對古典樂有一種purist的莫名執著。但隨著年紀大,接觸的東西越多,反而更欣賞這種改編的新穎與趣味。畢竟,早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音樂就被改編來改編去,到浪漫時期的重要作曲家也都比比皆是。哪有「那時可以,現在就不行」的道理?某方面而言,Rumbarroco或許更真實地反映當代音樂表演的精神。即便不會是平時聽的主菜,但與眾不同絕對是無庸置疑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