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8, 2023

Harnoncourt Complete Sony Recordings

 

Harnoncourt Complete Sony Recordings. Large coffee book design is kind of a space waster. It does come with a large hardcover book with easier-to-read large font, but also pretty clunky. True pioneer of the early music movement, but also generally one that would manage to find fresh ideas to even the most well-known pieces.
終於將這個Harnoncourt(哈農庫特)大套裝給正式啃完了,因為之前擺在processing處理區,不僅佔空間,還真的積起灰塵來(加州就是這樣)。Nikolaus Harnoncourt是古樂運動最重要的開路先鋒之一,他的Concentus Musicus Wien (CMW) 於1953年成立,是最早的古樂團之一。他和Gustav Leonhardt在Teldec的完整巴哈清唱劇,是古樂運動的一大重要指標錄音。今天許多中生代的古樂音樂家,稱年輕時聽到這些錄音所帶來的聽覺震撼,為日後投入古樂的一個重要原因。那一套我手邊是有,但因為我畢竟和Harnoncourt與Leonhardt大老差了兩個世代,聽的古樂錄音主要是80年後開始的,所以演奏水準與風格對我還是有一定的年代差距。
不過令人可敬的地方在Harnoncourt與CMW在古樂演奏上並沒有原地踏步,而是與時俱進,從來沒過氣,始終保持一定的relevance與presence。Harnoncourt與CMW更是從最先原的巴洛克,慢慢拓展至古典時期,而Harnoncourt更是從原本的小眾漸漸一躍成主流,指揮起了維也納愛樂,更將自己的曲目增廣至二十世紀。
這個大盒裝,收集了Harnoncourt在Sony旗下,包括RCA與Deutsche Harmonia Mundi (DHM)的錄音。這些CD最早的是90年代初期(莫特札早期交響曲),最晚的一直到過逝前一年(2015年的貝多芬交響曲與莊嚴彌撒)。而這個套裝,是在2016年十月,也就是Harnoncourt過逝六個多月之後正式發行的。它總共有61張CD,3張DVD,以及一張附有歌詞PDF檔的CD-ROM (幾MB的東西放在一張光碟上很浪費,這年頭為何不放在一個USB隨身碟上就好~~)。
盒子其實很佔空間,打開才知道裡面有一個很大很厚的解說書,面積差不多就是四個CD套的大小。裡面CD/DVD擺放的方式也就是四個槽裡平躺。只是這樣的設計,要取出每一槽裡比較下面的CD,就得伸手指頭將整疊都摳出來再去尋找,不是特別人性化,和一般CD數量大的套裝直立式放法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的CD編排方式,並不是按照錄音年代或是作曲家姓氏,而是根據作曲家的年代。因此,第一槽是巴洛克(就巴哈與韓德爾)和海頓、第二堆全是莫札特、第三批是更多小莫、貝聖、以及浪漫、然後第四疊就是更多浪漫與現代曲子。有3張專輯是之前沒有被發行過的,分別為巴哈的一張清唱劇、貝多芬的神劇Christus am Ölberge、以及德弗札克的Stabat Mater。
若要形容老哈90年代起的這些錄音,或許最貼切的方式為:不見得會全然滿意或欣賞,但幾乎保證有別出新裁的一面。特別是一些名曲,或是自認為熟到不行的音樂,Harnoncourt的詮釋總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清新之處。好比到一個已經去過很多次的國家公園,但找到之前沒走過的步道,或是在熟悉的步道上第一次留意到之前從沒看過的景色。不論在樂句修飾上的強弱對比或是呼吸停頓,或是刻意突顯哪個樂器聲部,效果常耳目一新。
只是他的詮釋也常兩極化,精彩的地方令人驚豔,但是不滿意的地方也讓人感到泛味。回到參觀國家公國的比喻,有時新步道也可能平凡無奇,又有可能是欣賞鳥語花香太久,反而感到膩。 Harnoncourt演奏上的彈性,成功時是出奇不意的清新,不成功則會顯得過於刻意或沉重。有時Harnoncourt將速度拉得太慢,不僅失去音樂前進的動力,旋律或動機也更不容易掌握,基本上就是很無趣。許多時候,更給人「為不同而不同」的感覺。
因此,我也認為許多Harnoncourt的這些錄音,並不適合當第一個購買收藏的版本,而是對一首稍微熟悉了之後再接觸,收穫會更大。雖不想顯得elitist,Harnoncourt真的比較適合給有一定古典樂基礎的人,而不是給完全的入門。這不禁讓我想起大學第一次修電路學的時候,不知道為啥,我們物理系偏愛用Horowitz and Hill的The Art of Electronics當課本。那時連開課老師都承認這本比較是給已經對電路有一定認識的人的參考書,而不是新手。當然,接下來兩個學期,全班(包括小弟本人)哀鴻遍野,只有雙主修電機系的同學們神情自若,游刃有餘~~


回到正題。61張CD裡,張數最多,也是最成功的錄音,當屬莫札特。Harnoncourt的演奏非常有朝氣,充滿能量,而且古樂銅管的音色是非常有衝擊力的。莫札特的早期交響曲Harnoncourt基本上該錄的都錄了,而這些就是參考錄音了。其餘晚期交響曲與協奏曲也都有聲有色,只有郎朗的現代樂團錄音,儘管比預期得還要欣賞,但仍不完全合胃。至於小莫的安魂曲,大致上也是肯定的,有意見的是一些聲樂家的表現。Harnoncourt特別喜歡和一些歌手合作,但有一些我真的很不欣賞,像是Bernarda Fink的歌聲就是那麼愛晃,常讓我受不了。
素質平均也非常高的,還有Harnoncourt這兒的三個貝多芬錄音。他的莊嚴彌撒和莫札特安魂曲的感想類似,莊嚴與氣勢兼具,但合作的聲樂家有時不見得最喜歡。上述Christus am Ölberge是貝多芬比較不知名的曲子,但這首我還蠻喜歡的,而Harnoncourt的錄音真的是一流的。至於海頓爸爸,有點好壞參半,小眾歌劇Orlando Paladino相當不錯,巴黎交響曲也非常棒,但兩首有名的神劇《創世紀》與《季節》卻平淡無趣,有點小失望。


至於他建立起名聲的巴洛克曲目,這些巴哈與韓德爾的錄音,也都差強人異,想重複聽的意願並不高。韓德爾的Alexander's Feast的實況演出採用的是莫札特改編的德文版。這個錄音最特別的地方,應該就是下半部,Harnoncourt除了有一段講解之外,還有聽眾全部一起參與的合唱示範,真是一個奇特的體驗。



進入浪漫與近代的曲子,許多是比較著名的音樂,因此Harnoncourt獨特的詮釋風格真的會是your mileage may vary(因人而異)。純器樂曲的Bruckner第五號與第九號,出奇的不錯。Smetana的《我的的祖國》,雖然演奏時間偏慢,竟然需要兩張CD,但音色與線條的呈現,以及氣氛的醞釀,也都很有效。
至於大型聲樂作品,Schumann較冷門但屬於世俗性質的神劇Das Paradies und die Peri算是成功的。這首我其實先前並不熟,但儘管如此,這張專輯我聽了之後也相當欣賞。至於宗教作品裡,Verdi以及Brahms的兩大安魂曲,Harnoncourt的指揮與詮釋方向必須說是偏失敗的。為了特別強調曲子的宗教性質,他將曲子裡戲劇化的元素刻意淡化,營造莊嚴的氣息,卻反而顯得過於冷酷絕情,演奏得太拘束了。Dvorak的Stabat Mater,則因為音樂屬性,儘管Harnoncourt演奏速度整體偏慢,但處理起來就是很恰當,效果美麗。再者,樂團為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對Dvorak的音樂相當熟悉,而且聲樂家的表現出色也是另一個很大的原因。


正式進入二十世紀,Harnoncourt指揮的曲子可能會讓一些人驚訝,因為平時很難與它們聯想在一起。第一是Bartok的專輯,有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以及divertimento for string orchestra。兩首曲子裡,後者比較成功。前者的開頭賦格實在太慢了,而且那個主題那麼chromatic,也是四個樂章的重要基石。若沒開頭先牢牢抓住,那接下來經過轉變後再出現,就很容易錯過,少了一定的效果。但第一、三樂章演奏太慢,倒讓第二與第四樂章能量滿滿,動感十足。Divertimento則是一開頭就驚豔,第三樂章也在刺激的高潮下收尾。 Chamber of Orchestra of Europe (COE) 在Harnoncourt的帶領下,divertimento有強烈的節奏感,對比大的戲劇感,演奏上同時保留很高的清晰度。
或許最意外的,就是Gershwin的Porgy and Bess。一生演奏的曲目幾乎以傳統德奧為主,跟二十紀的美國新大陸音樂看似根本擦不上邊。但事實上,Harnoncourt對Gershwin的幾首名曲其實還是小孩子時就聽過了。原來,Harnoncourt的叔叔(或伯伯)當時住紐約,甚至與Gershwin甚至相當熟識。Gershwin將許多鋼琴伴奏版的歌曲的譜給了他,他又帶給了Harnoncourt的爸爸,因此他從小就聽著父親在鋼琴上邊彈邊唱著Gershwin的幾首名曲。因此,能夠指揮Porgy and Bess,成了他的一大心願,後果真實現。
另外,Gershwin當初在歐洲深造時,與Alban Berg建立起了很深厚有友誼。Gershwin除了對Berg的Lyric Suite相當喜歡之外,Berg也還將自己歌劇Wozzeck分享給Gershwin看。二歌劇有許多相似的片段,絕對不是巧合。這層關聯,不僅Harnoncourt在CD本裡有提到,之前在讀Alex Ross的書也有看到。
回到本身的錄音。Harnoncourt與COE的表現固然可敬,但仍偏傳統古典詮釋法,有點過於直率與一板一眼。Arnold Schoenberg Choir畢竟母語也不是英文,咬字發音還是有差別。說到這個,Harnoncourt找來的歌手,雖然配角多是非裔美國人,但主角都是比較沒名氣的,唱Porgy是紐西蘭籍,唱Bess的Isabelle Kabatu則是比利時的歌手。他們唱得都過於拘謹與沉重,少了爵士風格該有的隨性與活潑。再者,他們的唱腔也不是特別清楚,欣賞起來又要再打折扣。總之,就是一個不是特別有意思的一個錄音。
最後幾張CD,兩張是2003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兩張是維也納圓舞曲集。如同上面形容,Harnoncourt通常在音樂行進比較快的時候,有些地方因為挺新鮮,真讓人會不禁莞爾,但誇張的彈性,同時在音樂偏緩慢的時候,他的處理也能讓人直搖頭。只能說,聽完下來真的是愛恨交織。
三張DVD,兩張是莫札特《魔笛》的實況演出。大致上還可以,只是偏嚴肅和拘束。另外,熟悉歐洲歌劇場景服裝設計的,也知道會有一些創意的安排。第三張DVD,則是Harnoncourt與郎朗的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專輯的錄音過程的幕後花絮。有些地方感覺有點多餘到假掰,但有些訪問的片段,卻也比想像中有意思。不論對郎朗的評價為何,但看到他對音樂詮釋上的開放態度(open-mindedness),其實非常值得肯定,也是他持續改變,如此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這套的個別CD套雖然有列出每個音軌標題,但並沒有附上長度,還需要去翻那個大又重的本子,有點不方便。書中除了一些Harnoncourt的精美特寫照片,也有附上一些原本CD專輯的解說。重點在「一些」二字,因為有的專輯有附,但其他的並沒有,不知道條件和依據在哪兒。不管是名曲還是小眾曲子,有時讀到Harnoncourt的獨特觀點和想法都蠻有價值的。因此省去的解說,多少有點可惜。
總歸來說,如同一般特定音樂家的大套裝,詮釋不免會有不平均或不滿意的地方。但Harnoncourt演奏上的盒外思考模式,不論你同意與否,這些新穎的嘗試都是寶貴的。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