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1, 2010

Cancun 11/2010 Part 1 (Chinese)

學術主辦單位選擇在渡假聖地或是迷人的城市開會,無疑是吸引大家前來參加的一種好方法。半年一次的美國聲學學會會議,既上次四月在Baltimore那個不甚吸引人的城市舉辦之後,這次十一月的會議很明智地選擇在墨西哥的Cancun。在這兒之前,我並沒去過墨西哥,因此有這次的大好機會,當然也不放過。



Cancun是美國大學生春假時愛去的地方,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這兒天氣暖和,海邊風景漂亮,有世界上第二大的珊瑚礁及豐富的熱帶海洋生態,但陸上也有許多值得參觀的馬雅文化古蹟。Cancun大約從1970開始才從一片荒野中被開發成為觀光景點。有別於「真正的」墨西哥,這兒不大需要講西班牙文,也不需要對換墨西哥Pesos,因為美元通。因此基本上,這兒是再適合不過的渡假聖地。

11/14/2010

從舊金山到Cancun,我搭乘的是半夜的紅眼班機,到Atlanta轉機,扺達Cancun時中午左右。時差關係,加上飛機上基本上沒睡好,到了旅館時已疲憊不堪,所以在房間裡先狂睡了一陣。起來之後,到附近的便利商店買了接下來幾天要吃的早餐,以及水~~   墨西哥的自來水是不能飲用的。不信邪的,如果喝了拉肚子,別怪大家沒事先警告。我遇到的美國遊客,還有誇張到刷牙時也用礦泉水。在台灣長大的,自然沒有到那麼害怕的程度   :)


旅館外有個餐廳Mextreme,而且旅館有給coupon,會附送一個Mexican Bowl前菜,有簡單的fried taco,enchilada,還有quesadilla。
 

在這兒點的主食為Enchilada Poblana,是包雞的enchilada,不過上面淋的醬有辣椒,香料,以及巧克力。巧克力會綜合掉辣椒的味道,所以感覺不出來辛辣的感覺。Poblana醬可是譽為墨西哥的國菜。


又點了一杯margarita,是tamarind(羅望子)口味的,酸酸甜甜的,是這次在Cancun點過最好喝的一杯。不在大會主辦的餐會用餐時,我都決定要點一杯margarita來嘗嘗   :)


餐廳喇叭放著熱情的墨西哥音樂,服務生還會不時拉著用餐的客人,跟他們一塊跳舞。下面這張是幾位日本來的女觀光客,很配合地跟著一起跳。不用說,這種情形,只會發生在Cancun主要的觀光區~~~



11/15/2010

週一是開會的第一天,不過行程是從下午才開始。開會的場地在Cancun最高級的Fiesta Americana Coral Beach旅館,離我自己的旅館才500公尺左右。前一天晚上特地走過去,量了一下走過去所需要花的時間,因為自己是週二早上要報告,一定不能遲到~~ 

中午直接在旅館裡附設的餐廳用餐。餐廳沒有牆壁,都是開放空間,一邊是游泳池,一邊是海,隨時有海風吹過來,極為舒服。

這次點的是Steak Tampiqueña,也算是常見的墨西哥菜,主食烤牛肉條,配上一個enchilada,豆泥,以及一些青菜。


我說過每次單獨用餐,一定會點margarita的。這次是草莓口味的。


在一旁曬太陽的大蜥蜴


開會的東西,沒事就不在這兒多寫了。不過,美國聲學學會有好幾個不同的領域。自己做的研究和音樂的有關,所以這幾天都是參加Musical Acoustics的會程。美國聲學學會的會,同時都有六,七個不同領域的會同時進行,就算有興趣去聽聽別的東西,也不一定橋得出時間 :(

11/16/2010 

今天是自己報告的這一天。前一天晚上在日本同事的旅館(他們公司出全部的錢,讓他住高級的Hyatt !) 那兒一塊準備,並演練過一次,確定不會超時。這幾週的準備,就是為了這一天的15分鐘,不過學術會議報告,不就是如此?自己的報告是早上九點,原本以為會沒啥人,不過後來出席人數還算不少。自己報得過程算很順利,因為底下有音樂聲學裡常見到或聽到的大牌教授,不過所幸都沒提問讓我無法下台的問題。

中午的時候,這一天的session chair找有報告的人一塊吃中飯(當然是各付各的)。因為晚上大會有餐會,所以點了份量比較小的Mexican platter拼盤。這個platter裡,分別有tlacoyos,panuchoas,salbutes,還有tostadas,都是不同的墨西哥餅皮包不同的料。 幾樣小東西吃下來,也頗撐的。


Margarita time ! 芒果口味~~


這間餐廳是開會旅館裡面的Isla Contoy,價位有點貴,不過就在海邊,可直接看到淺藍色的海水,景色甚是美麗。在海灘上的人,不是游水,就是曬日光浴,還有更高級的,在騎著水上摩托車。



這是晚上的餐會,在台上邊彈邊唱的mariachi。不僅彈得不錯,歌聲也是專業水準的。美國聲學學會的會議裡,總是有兩天的buffet餐會,食物品質從來沒讓人失望過。

6 comments:

  1. 這個看來太吸引人了。

    尤其是那個platter 與海的湛藍。

    原來你不但是大鍵琴手,還是聲學的專家。有機會向你討教一些acoustic的問題。

    不知你是作哪方面的研究?不方便回答,請當我沒問。
    不方便公開回答的話,可否來秘密留言?

    ReplyDelete
  2. 我只有到印度才會連刷牙都用礦泉水. 那時候我的新加坡同事要去印度前還去打疫苗哩...

    聲學...wow.....強!

    ReplyDelete
  3. 唉唷,我是做和音樂聲學有關的,利用物理的背景,去了解樂器發聲的原理。因為喜歡大鍵琴,所以目前研究大鍵琴撥絃的模型,不過我相信是可以推廣到吉他的。

    工程上的那種更複雜的engineering, physical acoustics,我對那方面知道的比較有限。

    ReplyDelete
  4. 嗯, 那我猜也可以推廣到魯特琴? 講到魯特琴,為什麼大鍵琴慢慢少用(還是我的偏見)而被繼之而起的鋼琴所取代, 但是魯特琴和吉他在古典樂上都不是那麼普及呢? 普及的意思是說,寫給他們的曲目比較少.

    是什麼因素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ReplyDelete
  5. 嗯,我大部份的model,重點放在有撥絃的plectrum,而不是手指。手指的模型,有別人提出,不過我沒有深入去比對。

    吉他的音樂,應該只能說,在西班牙語系的國家裡,我相信是非常普及的。如果單單就「傳統」西方古典樂,甚至說,「傳統德奧」主導的古典樂來說,當然是相對地不為人知的。

    如果要問,為什麼傳統西方國家音樂廳,比較聽不到吉他的演奏,那倒應該是有合理的解釋的。最實際的問題,就是吉他本身的音量就不夠,正常的音樂廳是根本是行不通的。如果回想提琴的發展,也是十九世紀音樂廳越來越大,使得提琴的設計,需要將音量擴大。早期的fortepiano,演變成現代的鋼琴,也是如此。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