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香腸攤
香腸攤可是奧地利當地著名的一種飲食文化。特別是晚上的時候,可看來自各方的人,共同聚在一塊兒:上完課的窮學生、下了班的銀行總裁、或是打扮得光鮮亮麗,剛聽完歌劇出來的夫妻。這兒,大家講話或聊天可以不用顧慮到彼此社會地位的差異。在這兒,大家都知道,能享受到一個熱呼呼的香腸,是無價的。
維也納的香腸攤,少說也有兩三百家,在許多大轉角處都可見到。香腸攤的歷史,早在十九世紀奧匈帝國時就已經有了。當時成立的原因,是使打完仗回來的殘疾退役軍人有工作。今天維也納最古老,也最具有傳統的路邊攤,面對麥當勞,星巴克等國際化的大店家,仍然屹立不搖,是奧地利人民心目中的第一速食。
再來,香腸的實際歷史,大家認為應該是從德國的法蘭克福(Frankfurt)來的。不過傳到了維也納,又出現了一些小改變,有了自己的特色。今天在美國常吃到的熱狗別名眾多,不過其中又以"frankfurter"和"wiener"最常聽到。Wiener一字,便是從Wien維也納一字來的。由此典故可知維也納香腸可是真的名揚國際~~~ (也要在此再補充,wiener一字在美國也有個不雅的用法。因為香腸本身的形狀,所以美式口語英文中,wiener常常也逗趣地指男性的生殖器。)
話說,早上在Belvedere宮的時候,在那兒是隨便吃吃他們的冷盤小菜,所以從史蒂芬大教堂出來時,又有點想吃點東西。而旅遊書上推薦的香腸攤,正在教堂旁邊的Hoher Markt,走路幾分鐘就到了。這家香腸攤,是被各方評選為維也納最好的攤位之一。
Hoher Markt是維也納最老的廣場,中古世紀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是個熱鬧的市場。二戰被破壞後,整區重建。今天這個廣場,早已被別的新廣場和市場所取代,遺留下來只剩下歷史的記憶。 一般觀光客如不特別留神,可能就這樣錯過了。今天Hoher Markt中心,有個十八世紀建的噴泉,是大建築師Fischer von Erlach之作。原本的是木頭蓋的,不過後來被他兒子用大理石重新蓋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我們來的時候,噴泉在施工中,不甚美觀,這兒就不附上照片了。
Hoher Markt這兒最有名的東西,應該是那個Ankeruhr鐘。1911由Vienna Secession時期的藝術家Franz von Matsch設計打造,這個鐘位於Anker保險公司兩棟大樓之間。十二小時之內,共會有十二位維也納歷史上重要的人物會從一側走到另一側。正午十二點的時候,是唯一次可以同時看到十二位人依序出現,而且還會有搭配音樂奏出,會是一天最熱鬧的時刻。十二位名人裡,有奧地利女王Maria Theresa,Belvedere的Eugene王子,還有作曲家海頓。我們到的時候,是下午,很可惜地啥也沒見到 :(
香腸~~ 香腸~~ 香腸。這才是重點。這家Würstelstand Am Hoher Markt旅遊書以及奧地利當地公認最好吃的香腸攤之一。如晚上來,這兒可是會大排長龍的。所幸,我們傍晚過來,不大需要和任何人搶。這是店員沒擋住的時候,拍到鐵板上正在烤的香腸。
這張是店員俐落地幫我們切我們點的香腸
首先,這些香腸攤的香腸種類相當多,所以在點之前,要先搞清楚自己想要點的。大致上,在維也納香腸可分這幾種(當然還有更多):
(1) Frankfurter 最典型的香腸。奇妙的是,在維也納沒有人叫它Wiener。反而是德國人才稱維也納香腸為Wienerwurst。實在是複雜,隔一個國家,用法差真多。
(2) Bratwurst 在德國也常見的香腸種,比較肥一些 :)
(3) Burenwurst 略粗點,帶火腿肉的香腸
(4) Debreziner 加了許多香料,源自匈牙利,較辛辣的香腸
(5) Currywurst 咖哩香腸
(6) Waldviertler 燻過的牛肉香腸
(6) Käsekrainer 這是中間加了起士的香腸,熱的吃的時候,起士還會溢出來。這是奧地利專有的香腸。來到奧地利的遊客必點的,不然就真的白來了~~
除了選香腸之外,還要選吃法。基本在這兒吃香腸有兩種吃法:
(1) 配麵包夾著吃。這種麵包叫Semmel,在奧地利是非常普遍的,外脆內軟。
(2) 切片沾醬和佐料。典型的醬料為蕃茄醬(Ketchup)和芥末 (Senf),然後佐料則是horseradish(辣根)絲(Kren)。
由於晚上還要吃晚餐,不想吃太多澱粉將胃撐飽,所以選擇切片方式來吃。香腸部份,點了一份Käsekrainer以及香辣的Debreziner。
這個是Käsekrainer,中間白白的就是加溫時融化掉的cheese ~~~
這個比較紅的香腸則是Debreziner。說辛辣,當然是比不上中式的川菜,但總是有被刺激到~~
(註:另一個Innere Stadt有名的香腸攤,位於Albertina博物館旁邊,也極受歡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