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先前的Scotch Whisky Experience,接著也到了用餐時間。它那邊有附屬的餐廳,而且有在推出的中午套餐,為了省事,直接在這邊用起餐。
這期間,餐廳的特價套餐,包含一份湯和主食,只要十英磅。這一天的湯是蘑菇湯。
主食的部份,我們各點了一道魚。第一個是用牛奶煮的haddock(黑線鱈),上面放了兩顆蛋。
水煮的蛋黃是半生的。
另外一道,是用whisky butter調味的sea bass,下面鋪了榖類和馬鈴薯。
我們坐的位子,旁邊就可以看到廚房裡的廚師在工作的樣子。
每桌上都要放的蘇格蘭國花 - 薊花(thistle)
從巴黎一下子來到愛丁堡,飲食上猶如從豪華的官邸,搬到平民住宅。雖然已在這邊像樣的Amber用餐了,說難吃不盡公平,但調理的方式就是較平淡無奇,不能和巴黎相提並論的。當然,將這些納入民族風情的考量之中,期望的標準就不一樣,心裡也會好過一些 :)
愛丁堡城堡雖然就在Scotch Whisky Experience旁邊,但吃完飯之後我們沒有直接去那邊。原因是我之前在愛丁堡時參觀過一次St. Cecila's Hall的樂器博物館,對他們大鍵琴的收藏印象太深刻了,意猶未盡。
我知道這一天不是平常他們開放參觀的時間(週三和週六),因此在巴黎時,就有和他們的館長通信,希望可以這一天回到愛丁堡的時候再光臨一下。後來館長回信,說沒問題,只要當天到的時候報上姓名即可。於是,就當做飯後的運動,我們先走去St. Cecilia's Hall了。
Royal Mile上的街頭藝人處處可見
(勿需多解釋)
之前就看到同樣的一位老兄,站在同個地方。這些人討生活,也是挺辛苦的。
St. Giles Cathedral
廣場裡有個哲學家David Hume的像。他是當時十九世紀提倡經驗主義(empiricism)的眾哲學家之一。
更多雜耍藝人
愛丁堡這邊主打的兩大商品之一:羊毛織品(cashmere)及相關產品
愛丁堡Old Town的傳統房屋樣式。
Royal Mile
到了St. Cecilia's Hall,應門的是音樂系的博士班工讀生Ellie。她主修巴洛克聲樂,不過也有修大鍵琴。她在這兒的工作是幫忙測量一些有關大鍵琴音板的東西。上次來的時候的管理員這天不在,沒能再和他碰到面。
我這次來的目的很簡單,所以我們是直奔二樓的大鍵琴區。這是我特別想要好好仔細研究一下的十八世紀Taskin琴。如果仔細看的話,它總共有四組的木頭jack,上面放的是撥絃的plectrum。
最有意思的是最後這一組,法文叫做"peau de buffle",是用皮革做成的。下面是它的近照,不過閃光有點太強了。
這個peau de buffle,因為是有點彈性的東西,所以用它彈出來的聲音,有點界於撥絃和敲絃之間,是一種很奇特的音色。不過更重要的一點,是用這個peau de buffle,可以製造出很明顯的大小聲的效果。我請我老婆在旁邊試聽,她一聽就聽出差別。
因此,嚴格上來講,「大鍵琴上無法做出確切的大小聲變化」一說,其實是不正確的。這個peau de buffle雖然在法國風行了一陣子,但今天造的大鍵琴,並沒有將它普及化的基本原因,是皮革是有機的東西,保存不久,而且一定要持續彈,不然硬掉了需要 重新安裝,又是另一件大工程。
我本身的博班論文,主要是在model大鍵琴的聲音。大鍵琴的「招牌聲音」,來自於硬的材質的plectrum撥絃時二者間接觸的作用力。也因為用塑膠或是傳統的羽毛管,使得大鍵琴有清脆的音色,但同時也缺乏大小聲的變化。如今,我見識了這個peau de buffle,可得讓我的撥絃理論需要稍微加以修正了。不過,這個不急在一時,呵呵~~
下面這張是我在試彈那台Taskin。
這台Taskin雖然機關很多,但我覺得它的觸鍵和聲音不是我最喜歡的。當然,已經近兩個月沒有碰琴了,所以觸感很生疏也是事實。不過總覺得,彈這台琴,一直抓不到手感。
接著,我試彈了另一台Taskin琴。同個大師造的琴,聲音和觸感截然不同。連我老婆在一旁聽都比較愛這台琴響亮但同時柔美的音色。
同一個房間其他的琴
然後離開前最後要試的,是那台十九世紀英國的Kirckmann,機關可是更繁多。
venetian swell關閉狀
開起,音量立刻變大。
下面控制的腳踩機關。左右各一個,就像開手排車一樣呢。
好了,這樣也就心滿意足了。接下來要利用剩餘的時間,回到愛丁堡城堡參觀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