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3, 2012

Europe 2011: Paris Day 9 (9/27/2011) Part 1 (Chinese) Père Lachaise Cemetery


之前參觀Montmarte的時候,已看過巴黎市第二大的墓園。這天早上,當然是去看它第一大,也是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墓園了!


Père Lachaise墓園取名來自路易十四身邊的告解神父(father confessor)François de la Chaise。如同之前Montmarte的墓園,在入口處可以領一張免費的名人墓地圖導覽。

在前往我要看的石頭的路上,很有趣地看到刻有中文的墓。






一排排的墓~~

寫「卡門」的比才。就算不知道他,但他的音樂應該是不可能沒有人沒聽過。

羅馬尼亞天才作曲家George Enescu,其「羅馬尼亞狂想曲」,是他成名曲。在下有一陣子很瘋他。



法國小說家Honoré de Balzac(巴爾扎克)。沒看過他的書的人,說不定也看過羅丹根據他而做的無數雕像。又,小說與改編的電影,巴爾扎克與小裁縫,指的就是這為大文人了。


小說家Marcel Proust。其In Search of Lost Time中回憶起媽媽做的madeleine點心,最是有名吧。


奧地利出生的法國音樂家和作曲家Ignace Pleyel,風格為古典樂派。不過,他事業的第二春,為一個成功的鋼琴製造業者。今天,法國的Pleyel鋼琴公廠持續在製造鋼琴。二十世紀初女大鍵琴家Wanda Landowska破天荒開始要在大鍵琴上演奏巴哈的曲子時,她的大鍵琴就是Pleyel公司所做的。(當然,跟歷史上的大鍵琴相當不同。今天已沒有人按當初Pleyel的方式來做大鍵琴了。)


古典時期的作曲家Anton Reicha,是貝多芬的好友。他在音樂上最大的貢獻,是他為管樂五重奏(長笛,單簧管,雙簧管,法國號,以及低音管)所寫的大量作品。


歌劇「諾瑪」的作曲家Bellini

好了,別老是提那些「小咖」的作曲家了。好歹是巴黎第一大公墓,總要有幾個更「大尾」的吧?走著走著,看到比較多人站在前面的墓。


墓前的鮮花還真多。

不是別人,就是「鋼琴詩人」蕭邦。這位的名氣,夠響亮了吧~~~

然後最後一定要來看的,是美國搖滾歌手Jim Morrison的墓,因為算是這兒最熱門的墓。就算他死了之後,還是風波不斷。原因就是因為,許多歌迷不惜一切,晚上會前來他墓前開派對,甚至開始做起愛。要不然,就是墓會不斷遭到有心人士破壞。後來,有關單位終於受不了了,現在可是有派警衛定期在這兒執班。


參觀完墓園,算是了結另個心願了。感謝老婆大人答應跟隨 :)     早上行程結束後,接下來就是下午的重頭戲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